返回第一百四十章 隆庆革新 之二(第1/2页)  重生的惬意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新政针对了大明商、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革新,触动了许许多多人的利益,特别是那些世家豪族,更是深受影响。

    但在王奇数月之中的打压,或者残酷的说——屠戮之下,绝大部分极力反对的势力不是烟消云散,便是俯首低头。

    都说“人善被人欺”,凶神恶煞的王奇手里握着刀把子,正是气焰嚣张的时候,这天下还真没几个敢在这个时候触霉头的。

    谁都不傻,赶这功夫出头,就等于把脖子伸出去让人家砍,而且,好多人都想,这王公公乃一介宦臣,暂且低头,想那政令估计也坚持不了许久,千百年传承的世家,最是能够审时度势,最不缺的也是耐心等待。

    王奇与李春芳二人偷得浮生半日闲,眼见日落西山,李春芳便要起身告辞,王奇却道:“石麓先生慢些,咱家还有一事请教。”

    “请王公道来便是。”

    “近日多有弹劾徐子升者,言其纵容子弟横行乡里、侵占民田,或有二十万亩之多,不知内阁有何决断?”

    李春芳闻言一愣,随即苦笑道:“此事群臣也是争执不休,难有定论,现已着应天巡抚遣人详察,不日便应有上奏到来。”

    王奇沉吟了一下,缓缓道:“咱家并不恼那徐少湖,只是想,这大明的江山田地,多为豪强所有,贱民赁田而难果腹,若有天灾人祸,以致沦为流民,如长此以往,必将引来倾覆大祸呀!”

    李春芳负手叹道:“王公看得真切,只是这顽疾日久,怕是非一朝一夕之功可行。”

    王奇看着一脸苦色的李春芳,笑道:“石麓先生是怕咱家再擎刀斧?”

    李春芳算是位宅心仁厚的夫子,扯着王奇的衣袖劝道:“凡事过犹不及,王公需三思才好。”

    “您哪,多虑喽!咱家怎不知过犹不及、适可而止的道理?乱一阵儿后,需稳一阵儿才是良策。可流民离苦,咱家心中日日记挂,近来忽生一念,还得请阁老大人指教!”

    李春芳连连摆手:“王公天纵英才、心怀忠义,老夫何敢谓之指教?”

    王奇亲手为李春芳斟了一杯茶,道:“《道德经》有言,治大国,若烹小鲜。眼前这个事态,绝非擅动直机,一个不好,百上加斤,功亏一篑,但咱家眼看着那些囊虫啃食国基,痛彻心扉,无动于衷,于心不忍,是否可先行丈量全国土地,核算人口,待有确切回报,再行抚民之策?”

    李春芳闻言,站起身来,捋袍正冠,双手抱拳,深施一礼道:“王公心怀黎民百姓,虽霹雳手段,却菩萨心肠,子实虽不才,唯愿与王公同行矣!”

    王奇赶紧上前将其搀扶,这老先生虽然身体康健,也是快六十的人了,况且,放眼朝堂地方,能让王奇叹服的,也就此一人而已。

    李春芳是历史上少有的“状元宰相”,虽才高八斗,但性情恭谨平恕,更有清廉美名。

    原本时空中,李春芳此时不满朝堂昏暗和排挤,已经准备再次请辞,不久便回乡奉养老父母,史载“晨夕置酒食为乐,乡里艳之”。

    意思就是说,每天都陪着老父母从早到晚的摆上美酒美食,开展各种娱乐活动,乡亲们都对他们家羡慕极了。

    由此,便可看出此人性情。

    “有石麓先生助我,事可成矣!”王奇亲热的扶着李春芳道:“那便遣张白圭那滑头负责此事,也省得他在你面前碍眼。”

    李春芳闻言,正色道:“叔大可当此任。”

    说完,两个人便齐齐大笑起来。

    诸事计议妥当,李春芳告辞而去,王奇站在大门口,挥手目送其乘车离开。

    王奇转身返回府内,也没进屋,只在回廊里慢慢踱步,暗暗梳理思绪。

    如今他大权在握,又通过李春芳控制朝政,逐步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