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4章 庄家给的护身符(第1/2页)  一代红妆照汗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赵平适时插话道:“鄙庄在清辉多年经营,承蒙大人与夫人关照才有今日的兴旺。是大公子年轻未办过事,做事孟浪,还望夫人把他签的拿出来,重新再签一份。”

    姚氏见他脸上明显的指甲印已是心生厌恶,又厌他刚刚让自己担惊受怕一番,更是不悦,冷脸道:“还是等你家公子回来再说吧!”

    赵平再道:“公子这一去还不知多久才能回来,岂不是要短了夫人一年的银钱。”

    给人送钱还嫌不够快,姚氏终于品出不对来。张公子刚刚与自家儿子一同上京,还牵线认识了泸县庄家,以方便日后亲近,自己这就开始过河拆桥,于情于理都说不通,这人说此话是何意?

    姚氏正暗中揣摩这是什么意思时,赵县令在一旁劝道:“赵管事说在重新签的契书上再给我们多加一成,张家真心实意,夫人就取了契书来改了吧!”

    又附在姚氏耳边说道:“润禾在京中销费颇巨,有这多出的银钱,手里也宽裕一些。”

    姚氏也不说话,只是细细打量同赵管事一起来的王掌柜,这个胖子她是认得的。

    此时已经阳春三月,天不再冷了,但也不到流汗的景地,这王胖子一脸的细汗,手在袖筒中不停的摸索着什么,见自己看他,忽的从袖管中露出一封信来,又很快收了回去。

    姚氏心中一动,对赵县令道:“契书不在这里,待我去后宅取出来。”

    起身走到花厅门口,却又停了步子:“王掌柜,你跟我来看看,昨日你店里送来的花茶数量怎的有些不对?”说完也不理蓦然变色的赵平径直走了。

    王掌柜抹了一把脸上的细汗,迈了小碎步跟在姚氏身后走了。

    精明的赵平已觉察出几分不妙来,对离去的王胖子背影瞪眼,也无能为力了,心中暗骂这个老油条在自己眼皮底下做小动作。此时也只能在花厅中继续吹捧着明显不如夫人精明的县太爷。

    转过一方还是光秃秃的鱼池,姚氏在池边凉亭中坐了,王掌柜心知这是县令夫人有意带离自己,忙上前行礼。

    不用姚氏提醒,就从自己袖中取出一封信来,信封上无名无字,姚氏打开,从中抽出一纸,上面也只是寥寥数语:‘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边角处是一方红色印章,”庄”字清晰可见,空白处再无其他。

    姚氏有些不解,望着王掌柜问道:“这是何意?”

    王掌柜一改往日圆滑谦卑的样子,颇有几分自得:“这是我家公子去岁夏天,去泸县时不幸遇了洪水,其中帮了庄家大忙,庄太夫人就取了这京中庄大人的手书一封,送与公子。

    只说若以后有为难之处,前去京中寻他,大人必要帮忙的,不过只帮一次而已。”

    说到此处王掌柜停了话头,满意的在县令夫人脸上看到了惊喜之色,儿子是一定会走上仕途的,若以后有这个机会去拜访庄大人,不求帮忙,只求日后从旁指点关照,就强过了在清辉的多少银子。

    姚氏将信小心的收好,脸上也挂起笑意:“张公子又是何意?”

    王掌柜想起红绡的叮嘱道:“只求夫人能把契书保留到大公子回来再修改,若夫人担心少了收益,小人可以做主,给夫人另行补上。”

    见要求如此简单,姚氏舒展了眉头:“张公子与我儿同去京城,一路护持,情同兄弟。我也请了娘家兄长已子侄待他,他的产业我自会照顾,并且这契书本就该张公子来决定,旁人没有随意改动之理,你回去后,若张公子来信提及此事,你请他宽心便是。”

    县令夫人既然如此爽快应下,王掌柜是大喜过望,强压了下心中的狂喜,又跟在姚氏身后亦步亦趋地回了花厅。

    花厅里早没了赵县令的人影,既然已经有了夫人打理此事,县令大人是不会在这些俗事上操心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