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5章 收徒(第1/2页)  一代红妆照汗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樊妈妈请了红绡到西凉阁里坐了,陪笑道:“屋子马上让人打扫熏香后,姑娘再进去。姨娘不懂礼数,扰了姑娘清静,待老奴回禀太夫人,定要罚她。”

    红绡拉了樊妈妈一同在椅子上坐了:“妈妈,那蓉姨娘与我是旧识,在墨城时同住一街,刚刚说到了伤心处,动容了些。此时正是合府庆贺之日,还是别告诉太夫人,扰了她老人家兴致,过几日等蓉姨娘自己想通,太夫人再慢慢教导,总会让她明白的。”

    樊妈妈知道不会是这事,见红绡瞒她,她也不戳破,斜坐了身子拍拍红绡的手:“姑娘真是菩萨心肠,自己都是要人疼惜的孩子,还想着宽慰别人罢了,今日之事,我就招呼丫头们别传出去。”

    重新回到屋里,打翻了的茶碗桌凳已经收拾妥当,紫烟上前搀了红绡的手:“姑娘可有伤到哪里?蓉姨娘怎可如此……”

    红绡同她摆摆手:“这事别提了,待明日我见过大公子,问清归期,还是尽早离开,这是人家内宅的事,我们过问不得。”

    紫烟点点头,替红绡松了发带:“这一闹腾,姑娘又是一身的汗,奴婢已经传了热水,姑娘去隔间洗洗再休息吧。”

    入夜时分,太夫人还是知道了此事,特地遣人送了一匣妆花来。

    樊妈妈还带了太夫人的原话:“一碗米养百样人,肖姑娘的胸襟比得过一般男子,为了庄家的颜面,姑娘是受委屈了。”虽没有亲自过问,太夫人的心里还是畅亮的。

    红销收了妆花,又请樊妈妈回禀太夫人:“这些小事不用太夫人劳心,庄家家大宅宽,难免有小猫小狗不听话。”

    樊妈妈把这话说给太夫人听时还笑道:“肖姑娘还真是有趣,西院的蓉姨娘不就是养给老太爷逗趣的吗!”

    太夫人挥退屋里的丫环,留下樊妈妈在身边:“今日烦劳了一天,总算清净了,我们说说话。陪坐了一天,腰也酸痛了,把你的手艺用一用。”

    樊妈妈答应一声,扶了太夫人上榻,用软枕垫了胸口,太夫人脱下衣衫,露出保养得宜的背,趴在榻上。

    樊妈妈从榻边的小柜里取了活血化瘀的红花蜜,用手指沾了,细细的抹在太夫人腰背上,再取了美人锤从颈到腰,不急不慢,不轻不重的敲打起来。屋里虽然放了冰盆,樊妈妈的额上竟冒出一层细汗来。

    太夫人低叹一声:“芙蓉,你这敲筋的功夫是越发精进,今日酸疼僵硬的腰被你这一敲,现在才算又活过来了,要不然这一夜躺着都不安稳。也不知谁有这个本事能传到你这手艺?”

    樊妈妈手上轻盈如蜻蜓点水,落锤处却能见漾开一层红晕。

    顺着脊柱敲过一遍后,樊妈妈停下手看看那层已经铺开的颜色说道:“这活计看着简单,却是最磨人性子,急躁心不宁的人是学不来的。

    这么多年,老奴也想寻上一个好徒弟给妍姐儿准备着。府里丫鬟不少,可总也不合适。不是心有所图,就是愚钝笨拙,手上无巧劲儿,心里无章法,眼里也无经络,这看似简简单单的敲打,每一锤下去,要敲在看不见的经络上才是功夫。”

    见樊妈妈又开始抱怨找不到好苗子,身心舒畅的太夫人笑道:“当年你师傅看中了你,可让我母亲费了些心思,才从大伯家换得你来,那时你还是一个粗使丫头,每日挨打受冻好不可怜。”

    樊妈妈想起过往,心里酸涩道:“是老奴的福分才遇到了夫人,要说好苗子倒让老奴寻到了一个。”

    “是哪个院的?明日就调她到玉兰院来。”

    樊妈妈苦笑道:“是肖姑娘,任你是府里的太夫人,也有调不来的人。”

    太夫人转过头来白了樊妈妈一眼:“你这个老婆子拿肖姑娘来消遣我做甚,肖姑娘是个有福的。今日前院老太爷又高兴得喝醉了?可有人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