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章 抹茶(第1/2页)  一代红妆照汗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席间福伯提起今年茶货紧缺之事,问黄掌柜可有应对之法。

    黄掌柜放下酒盅道:“去年洪灾,清辉虽然说没有像邻县墨城死了很多人,但茶树受损的也多,茶园减产,大商号趁机抢购囤货。如此一来又要挤垮掉一些没有存货的店铺。唉!幸好黄某有一茶园暂时能渡过春茶,后两季就难说了。官府要收的商税可没有减免一文。”

    听到这里,众人又是一阵叹息。

    红绡想到一事,抬头看看四周,只有福伯,宝哥,大公子,黄掌柜和自己,连安子都在前店与伙计们胡扯聊天去了。

    见众人沉默没有人说话,便低声对张启栋道:“大公子,我有一法,也许能渡难关,不知当讲不当讲?

    ”

    张启栋平素很少饮酒,今日故人相聚,多饮了几盅,此时正红着一张脸,醉眼如丝对红绡道:“姑娘有话请讲,这里没有外人,无人怪你多嘴。”

    黄掌柜见张大公子对着奴婢叫姑娘,也只当他喝醉了,没放在心上。

    红绡清了清嗓子,对黄掌柜道:“掌柜可听过抹茶?”

    黄掌柜稍一寻思,摆摆手道:“从未听说过。清辉没有这个茶。”

    大公子却知红绡是有些心思的人,在心里细细思索起来,双掌轻轻一合:“红绡说得可是失传已久的点茶?”

    红绡在现代一档电视节目中看过抹茶的介绍,和制作工艺流程。

    抹茶起源于中国隋朝,在唐朝宋朝时达到顶峰,特别是宋朝,已经有完整的寺院抹茶茶艺,也就是俗称的“点茶”。

    中国的点茶技艺随唐使臣进入日本,被日本推崇,发展为今天的日本茶道。

    当时的红绡为日本把中国的技艺变成他们的国技而生气,又为中国人自己放弃好东西而伤心难过。

    红绡也不知道这是在哪个朝代之后,故此一问,大公子既然知道已经失传,那以前的古籍也会有记载,接受一个失传的事物,比接受一个新事物要容易得多。抹茶在这个时代也就有了出路。

    红绡有些兴奋,对张启栋道:“公子知道抹茶?”

    张启栋红着脸摇摇头说:“在一本书中见过,只提了一句,早已失传。可惜,可惜。清泡绿茶已是众人所爱,若能有更好的抹茶……唉!姑娘怎么会问到点茶?”

    红绡微微一笑:“我知道怎么做出点茶来。”

    石桌旁的几人呆若木鸡,一时没有听明白。

    宝哥突然想到红绡古怪的棋艺,想到已经埋进墨城外大坟墓里的骨灰瓦罐,酒也醒了一大半,浑身一抖,手上的酒水撒了一衣摆。

    张启栋脸上笑意渐浓,福伯也想到了什么,急切得声音都变了,哑着嗓子问:“红绡姑娘此话当真?有几成把握能做出来?”

    红绡点了点头:“五成。”

    一旁的黄掌柜也曾饱读诗书,慢慢的也回过味来,知道了“抹茶”就是早已失传的点茶,激动起来,但红绡是张家的婢女,不好追问,只能眼巴巴的望着红绡。

    红绡望向黄掌柜:“抹茶用春季第一茬来做最为上品,掌柜可舍得用你园里的春茶来做?还有半数风险,不一定能成功。”

    黄掌柜重重的在手心锤了一拳:“自是愿意一试。”

    事已至此,红绡就看向了福伯,谈生意的事,还是福伯来决定。

    福伯明了红绡的意思,接过话道:“用了掌柜的茶园,若成了,我们俩家利益均分。若不成,……”

    话还没有说完,就被黄掌柜抢了去:“若不成,损失算黄某一家承担,已经有五成把握,还与黄某五五分之多,如此好事,怎能放弃。”

    那可是失传了的技艺,光想想都让人热血沸腾。

    事情还没有定数,福伯也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