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3章 自掏腰包(第1/3页)  大宋明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京西北路。

    四野之地,凡是可以吃的东西都吃了,野兔、鱼、鳖、虾、蟹、蛇、青蛙、田鼠……广阔的土地上,活着的东西,只剩下有毒的癞蛤蟆和长着翅膀的飞鸟了,再后来,连飞鸟也不能免于死在鸟网和弹弓之下。还有那漫山遍野的野菜,也早已被吃得精光,然而纵然是这样,还是开始陆陆续续有人在饿死。

    蔡州,西平县,受灾最重的一个县之一。

    县城南门,搭起一溜的粥棚,数只大得可以煮牛的铁釜架在柴火灶上冒着热气,无数的饥民排着队伍等待着施粥。那粥是用长柄大木勺来分的,人口一勺,不论碗大碗小。香甜的粥喝得哧溜哧溜作响,不知有多少眼泪滴在碗里,几百条舌头不一会便将碗舔光,喝完一碗再排队,大釜里又倒进几麻袋碎粮和几大木桶水。

    这是本县的一些有点良知的大户人家自发组织的施粥。纵然是将粥兑得很稀很稀,这样的赈灾也维持不了多久,在如今粮价狂飙的情况下,大户人家也没多少余粮,至于县库早就干净得能饿死老鼠。

    在城郊,时而不时的可以见到倒毙在路旁的尸骸,那是没能坚持到县城内的饥民,但是谁也没有力气去掩埋他们,哪怕是至亲的亲人,因为掩埋尸体所消耗的那一点能量,也可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死。

    只是西平县的境况,也是整个京西的缩影。

    整个京西告急,光靠各州县的大户人家的赈济,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河南府北面,通往洛阳的官道上,一群衣衫褴褛、满面菜色的灾民约三四十人,正蹒跚而行,前往洛阳城。洛阳城有施粥,或可活命,只是他们中间能有多少人熬到洛阳城,只有天知道,或许半数能活着进城,或许全体覆没……

    官道两旁,一片荒芜,赤地千里。

    轰隆隆~

    官道的北面传来一阵急剧的车马声,众灾民纷纷回过头来,费力的睁着昏花的眼睛朝北面望去,只见一队车马如同巨龙一般滚滚而来,带动着一路的烟尘。

    那车马队伍越来越近,正中一杆大旗,迎着微微的热风,轻轻招展,隐隐约约可看得出一个“赵”字,两旁都是鲜衣怒马的佩刀汉子,正中间则是一辆华丽的马车,往后跟着一溜的马车,队伍一眼望不到头,至少是上千人的车马队伍。

    见得如此华丽而宏大的队伍,官道上的灾民下意识的往两旁退去,神色有点畏缩,不敢正眼去看。

    然而队伍中也有胆大的,眼见那车马队伍已到百步之外,一名衣衫褴褛的年轻灾民,突然疯了一般的窜了出来,拦在大道中间,等到身旁的一名年老的男子喊“不可”时,为时已晚。

    那年轻男子便噗通一声跪倒在尘埃之中,嘶声喊道:“大官人们,行行好,给口吃的罢!”

    希聿聿~

    随着一阵此起彼伏的骏马嘶鸣声,那车队硬生生的停了下来。

    所有的灾民都惊呆了,惶惑的抬起头来,齐刷刷的朝那车队望去,那年轻男子也抬起头来,死死的望着前面,眼睛中充满希冀,又充满惊恐,不知是福是祸。

    马车上缓缓的走下一名身着紫色官服的少年,年纪不过十七八岁,生得极其俊美,眉宇之间英气勃勃,又透露着几分威严之气,正是代天巡狩的钦差赵皓。

    只见赵皓大步向前,直奔那跪倒的年轻灾民,一把将其扶起,又替其轻轻的拍了拍尘土。

    那年轻男子突然变得紧张起来,沙哑着声音道:“谢大官人!”

    赵皓微笑着点了点头,回头喝道:“每人二十个大馒头,一壶水。”

    “喏!”身后有人应道。

    就在此时,那些惊得目瞪口呆的灾民终于如梦初醒,噗通噗通跪倒了一地,那年轻灾民一激动之下,登时晕倒了过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