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3 章(第2/4页)  职场达人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办一场盛大酒会,专等各位过来赏琴。而且,请各位不但自己来,还请你们邀请所认识的知名人士一起来。”在场豪贵之人无不答应。

    第二天早晨,陈家就聚集了一百多人,都是当时的知名人士。陈子昂大摆宴席,美食美酒俱备。吃好喝好后,陈子昂捧起古琴,众人安静下来,他说:“我陈子昂虽无二谢之才,但也有屈原、贾谊之志,自蜀入京,携诗文百轴,四处求告,竟无人赏识。这把古琴,在我看来,只是下等乐工所制,我不屑弹它!”说罢,高高举起,摔在地上,古琴当场断裂。在众人的惊呼声中,陈子昂将自己的文章“遍赠会者”。众人为其举动所惊,再见其诗作工巧,争相传看品评,“会既散,一日之内,声华溢都”。陈子昂的大名迅速传遍京城,作品迅速走红。时人对他作出了这样的预测:“此人必为天下文宗矣!”陈子昂的才华得到了上层人士的赏识,他也因此步入宦海。

    事实上,陈子昂的才华还达不到“天下文宗”的高度,时人对他评价前后反差如此之大,只能说明一个道理:再好的才华,无人赏识,就等于没才华;再普通的才华,给你舞台,给你灯光,给你掌声,你就成了天才。

    这个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一般人总认为陈子昂运气好,又善于抓住机会,才一举成名。我看不然,这分明是陈子昂自己布的一个局。我怀疑那把古琴、卖琴者甚至人群中的起哄者,都是他事先安排好的,整个故事的发展,都在他预料和掌握之中。

    我们不要寄希望于自己撞到大运。所谓一朝成名,都是将长期积累的实力,通过策划的机遇或偶然的机会,以一种耀眼的方式显现出来。

    条条大路通罗马,当一条路无论如何勤奋也走不通的时候,就要及时地尝试另外的路。有一个销售高手B君讲过自己的亲身故事。某客户发布改建项目招标,B君所在企业也被邀请参加。这个客户此前已经与一家厂商合作了20多年,关系非常好,别的企业根本没有机会中标。他判断被邀请去完全是因为他所在企业产品价格高,可以帮忙抬价。那家厂商的销售人员大概觉得胜券在握,也公开声称:“这次你们都不要来了,我们早就把关系做死了,你们跑来也没机会。”

    第55节:第四章 成功者的特点(10)

    B君本来准备放弃,听了这话,又不服气。思索了很久,终于想出一个法子来突破困难的局面,虽然不一定成功,但可以一试。原来,这个客户的董事长从来不与任何厂家接触,之前的采购都由副总负责,副总和采购部门铁定要支持老关系厂商。B君的法子就是促使董事长干预此次采购招标,把水搅浑,从而浑水摸鱼。

    B君安排了几个销售员,分别到参加投标的几个厂商所在城市。在开标前一天,大家分别用当地电话打了客户董事长的手机,内容都是一样的:“听某厂商的人说你们公司这次招标已经内定他们了,你们这样对我们不公平啊,你们买不到最好的产品,这样投标也没意义啊!”董事长当然解释:“没有这回事!我们招标都是公平、公开、公正的。你们放心投标吧!”

    开标当天,客户现场来了三个人,董事长、副总和技术工程师,采购部门的一个没来。技术工程师由于之前一直没得到老关系厂商任何好处,所以没有太多倾向。经过3小时开标答疑,B君所在的企业中标。

    变换主题,寻找亮点

    在一家以业绩为导向的公司里,全国几十家分公司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业绩相差很大。既然以业绩为导向,业绩差的分公司日子自然不好过,对当地负责人的信心和职业前景的打击也非常大。如果较长时间内仍然不能提升业绩,当地负责人遭解职的命运几乎是一定的。

    有一个分公司,业绩已经连续几个月全国倒数第一,负责人焦头烂额。虽然他对自身能力与市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