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 章(第1/4页)  “巴巴罗萨”行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依托用来构筑防御工事的地形,但是像布楚拉河、纳雷夫河、布格河和维斯瓦河这样的河流却可以作为天然的屏障。

    闪击战

    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根据“白色计划”,兵分4路对波兰发动大规模进攻。波兰防线顷刻之间土崩瓦解,部署在西部前线的波军与后方的联系被迅速切断。在短短4个星期内,费多尔冯博克将军指挥的北方集团军群第3和第4集团军以及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将军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第8、第10和第14集团军就迅速击败了波兰军队。9月17日,苏联红军从波兰东部边境发起进攻,进一步加速了波兰的灭亡。9月27日,华沙沦陷。10月5日,华沙城内最后的抵抗也结束了。在这次战役中,双方均损失惨重:德军阵亡8 082人,27 278人负伤,5 029人失踪;波兰军队7万人阵亡,13万人受伤。

    德军与苏军在布格河与马恰维克河jiāo会处的波兰小镇布列斯特利陶夫斯克碰面,双方因而得到一个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据一位战后接受采访的德军pào兵军士回忆:“苏联人的形象糟糕透了,我不得不说,他们的汽车、装甲车,甚至主战坦克都只是一堆涂满油的废铁。”

    波兰人在作战中采用传统的防守观念,实施分层防御:配置在最前方的是埋伏在战壕和碉堡里的陆军,纵深部署的是负责提供火力掩护的pào兵,机动预备队则部署在后方,负责封堵可能出现的防线缺口,或者阻击突破防线的敌人。然而,德国人却以一种令盟国和中立国目瞪口呆的速度击败了波兰。当时,一个亲眼目击了这场战争的记者尤金哈达莫夫斯基首次使用“闪电战”这一词汇,准确地表达出了他和大多数人的感受,而这个词汇作为描绘德军作战特点的专门军事术语一直沿用至今。1940年,哈达莫夫斯基在自己的笔下把这次军事行动称为“闪电袭击华沙”,此后正式有了“闪电战”这个词汇。纳粹宣传机构也立即行动起来,竭力吹嘘“闪电战”的潜能这是一种全新的、富于魅力的作战模式,而对于他们的敌人来说却意味着一种极大的恐惧。

    在随后几年里,闪电战成为德军赖以克敌制胜的法宝。借助于这种战术,纳粹德军突破重重防御,一路杀到莫斯科和开罗城下。要想进行这样一种闪击战,德军离不开火力强劲的坦克车辆、半履带式 251型装甲人员输送车、“梅塞施米特”-109型战斗机、“容克”-87型俯冲轰zhà机等先进武器装备的有力支援,更离不开空地兵力之间的密切配合。同时,效率极高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也确保了部队的快速反应,从而夺取并掌握了作战主动权。

    第1章 新秩序的形成(7)

    实施闪击战战术的德军部队,在发动进攻时首先出动步兵,借助pào兵火力的掩护,从宽阔的正面发起进攻。通常情况下,这种正面进攻被认为是缺乏策略的表现,因为所面对的是敌人最强的防御阵线,但是,这种进攻方式却能够非常有效地牵制敌人的兵力。与此同时,德军将会选择一些敌军意想不到的突破点,进行一阵短暂但却猛烈的空袭和pào击后,撕开一个缺口,装甲部队随即趁虚而入,再次展开一连串的突击,最终击溃敌军防线。这些赖以打开局面的“突破点”通常是相对比较窄小的阵线,它们通常会在闪击战中遭受“痛击”。一旦突破口被打开,更多的坦克、装甲人员输送车、步兵卡车就会从突破口涌入,在侦查小组的带领下突入敌军纵深地带。这种闪电般的攻击速度能够让敌人的防线瞬间失去平衡,突入敌军内部的装甲部队进而向左右散开,对敌人形成合围之势。

    在德军持续不断的猛烈空袭下,对手往往来不及转移人员和车辆。轰zhà进而摧毁了通讯设施、指挥部和军需仓库。俯冲轰zhà机为地面装甲部队充当了“空中pào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