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5 章(第1/4页)  二野战事珍闻全记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指挥部的同志来了。

    一个至关整个战局的军事会议在西柏坡简陋的农舍里严肃、紧张地进行着……

    máo zé dōng用他浓重的湖南口音说:“我看就这么定了。十几年前,蒋介石在中原赢了各路军阀诸侯,今天,一定会在中原输给共产党人,输给人民。我立即写电文,电令粟、谭(即谭震林),并告刘、陈、邓,要求他们于11月7日或8日的晚间,在各处同时发起攻击,给敌人造成淮海战场处处是解放军主力的假象,使他们各怀惶恐,不敢互相支援,以利于解放军乘机迅速割歼黄百韬。”

    11月14日,máo zé dōng挥动如椽大笔,书就《中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一文,满怀信心地指出:“中国的军事形势现已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即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民解放军不但在质量上早已占有优势,而且在数量上现在也已经占有优势。这是中国革命的成功和中国和平的实现已经迫近的标志。”“一这样,就使我们原来预计的战争进程,大为缩短……现在看来,只需从现时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guó mín dǎng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

    同日,中共中央指示中原野战军立即东出徐蚌。并于16日决定成立淮海前线总前委,由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5位同志组成,邓小平、刘伯承、陈毅为常委,由邓小平任书记,统一领导与指挥华东、中原两野战军,在原拟淮海战役计划基础上,以徐州为中心与蒋介石最大的战略集团进行大规模决战,准备以3至5个月的时间各个歼灭敌人于淮河以北地区。

    毛主席在决定中指示总前委说:“淮海战役为南线空前之大战役,此战役胜利,长江以北局面即可大定。”

    “自古彭城列九州,龙争虎斗几千秋!”

    1948年11月5日,徐州机场。

    一万多官兵默然无声,灰蒙蒙的一片,成方队整齐排列。

    刘峙在兵团司令官和随从们的簇拥下疾步前行,两眼环顾整个机场。

    机场上上万人的目光此刻全都投向他。这位曾经在北伐和抗战期间先后担任过国民革命军第1军军长和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的上将总司令,胸前的军功标记好大一片。

    ------------

    máo zé dōng:“蒋介石败局已定!”(2)

    ------------

    数日前,南京国防部向他透露:白崇禧将来徐州接替他的职位。他觉得很难堪。他手下的高级幕僚更是难以接受,时不时在刘峙面前发牢骚。刘峙气得连喝了几天闷酒。后来听说白崇禧不来了,刘峙顿时喜形于色。三天前,南京方面通知刘峙,蒋介石要亲自到徐州安排战事。刘峙既紧张又兴奋,连夜调动万余部队在徐州机场演练,准备接受蒋介石检阅。

    今天上午,国防部来电说,蒋介石因有要事滞留南京,改由参谋总长顾祝同衔命前来徐州召开军事会议。

    蒋介石不来徐州,刘峙有些失望。但顾祝同也不是等闲之辈。让顾祝同亲眼看看徐州的军威,回去向老头子报告,老头子自然会高兴。所以,当参谋问他机场阅兵还搞不搞时,他未免有些生气:“这还用问?不但要搞,还要搞得更好!”

    西南方向传来飞机轰鸣声。

    机场上的每个头颅似乎都被天空中一根无形的绳索套住了脖子,一起吊起来。

    在guó mín dǎng军高级将领中,最具风采的恐怕要数参谋总长顾祝同了。当他在矮小墩实的作战厅厅长郭汝瑰的陪同下,一步步走下飞机,众星捧月般的出现在一大群高级将领之中的时候,他那适中的身材、洒逸的风度更显得鹤立鸡群。

    ……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