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三十九章 目标——高昌(第1/2页)  贞观大名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青楼雅间里,“禁欲”许久的李元昌放浪形骸,拼命的吃身边姑娘的豆腐。放佛要把这半年的“禁欲”一夜之间全补回来似的。

    如果不是李承乾在场,恐怕李元昌会按耐不住自己,直接“干起来”。

    李承乾似乎也明白李元昌的心事,反正他也不着急说服李元昌,拍拍身边两位姑娘的腰肢,站起身,对李元昌笑道:“皇叔性质不错,孤就不打扰皇叔的雅性了,先一步告退,咋们改日再聚。”

    “好说好说!乾儿,皇叔记着你的好,以后遇到事就来找皇叔,皇叔替你撑腰!”

    李承乾等的就是李元昌这一句话,闻言微微一笑,简单行了个礼便离去了。

    关上门后,只听见里面李元昌淫荡的笑声以及青楼姑娘的娇喘声。

    李承乾在门外遣散了两个青楼姑娘,站了会儿,听到里面的动静,不由的笑了。“皇叔啊皇叔,希望你能识相一点,否则的话...嘿嘿!”

    站了一会儿后,只听见里面发出盘肠大战的声音,李承乾只觉得自己小腹处也有一团欲火燃烧,挥手叫来了几个青楼姑娘,换了一个雅间,也“放纵自己”去了.......

    朝堂上看,太子党派似乎放弃了挣扎,李承乾近段时间没有丝毫的动作,任由李泰将脚丫子踩在自己脸上无动于衷。

    一些大臣心底偷偷泛起了嘀咕,这次交锋......李泰貌似赢了一招。不过还是有很多大臣保持着清醒,他们知晓,太子与魏王的胜负绝对不是在两人派系的斗阵中分出输赢,关键还是要看李世民的态度。

    恩,李世民的态度最近不太明确,倒也让众人分不清头脑。

    不过在临近年关的时候,李世民忽然下达了一道旨意。旨意与太子魏王无关,与千里之外的高昌国有关系。

    高昌,号称西域丝绸之路上的一块大毒瘤,在几年前,西域三十六国联合进攻陇西的时候,高昌的军队就经常化作盗匪,袭扰丝绸之路上过往的商人。

    李世民当时就想对高昌下手,可当时两面开战,加上薛延陀后来战败亡国,朝廷上下都忙着处理收编薛延陀部落的事情,自然也没有人花心思去管高昌国。何况当时高昌国的使臣跪舔的也蛮舒服的,李世民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深究。

    再后来,大唐的重心就放在了北方北庭都护府的建立。西域这些小国没怎么理睬。

    于是一部分西域小国被西突厥吞并,另一部分虽然没有被西突厥吞并,但是夹在中间也不好受,所以要么选择投靠大唐,要么选择投靠西突厥。

    投靠大唐的国家是少数,大部分小国投靠的是西突厥。因为人家的刀剑已经伸到他们的城墙底下了,不得不屈服。

    高昌也随波逐流,投靠了西突厥。不过他不是因为西突厥的武力所屈服,而是因为投靠西突厥以后,他们可以名正言顺的打劫丝绸之路上来往的商人……也算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奇葩。不知道高昌国王鞠文泰的脑子里装的是不是掺了水的浆糊,简直是花样作死。

    现在北方几乎趋于稳定,朝廷也能抽出更多的心思来对付一些不怎么安分的小国,所以李世民将目光瞄向了西方——丝绸之路!

    李世民非常重视丝绸之路,通过这条经商贸易的路,让他看到了外面更为广阔的天地,或许丝绸之路的那一头,将是他下一个征服的地点。

    但是现在,有几个讨厌的爬虫盘踞在丝绸之路上,经常骚扰来往的商人,其中大部分商人还是大唐的子民。这就让他感到十分的不爽。

    临近年关的时候,他下达了一条旨意给高昌国王,大致意思就是说,要过年了,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