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三十章 争(下)(第1/2页)  贞观大名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长安城落叶纷飞,略显平静,朝堂之上却风起云涌,以太子与魏王两人争储为导火索,大唐的朝堂终于引来了一次较大的动荡。

    据说,西域使臣觐见李世民的那天,太子与魏王因为处置西域各国上的问题产生了分歧,当朝吵了起来。

    随后两人之间的争论逐渐引发了两个派系的争论,于是朝堂上以太子和魏王为首的两个派系爆发了一场激烈的口水战,以西域各国的处置为引子,到最后上到朝政,下到民生,开展了全方位的激烈辩论。

    一个好好的朝会被两拨人弄得乌烟瘴气,双方互相看不顺眼的地方趁着这个机会一次性全都爆发了出来,闹得好不欢腾。

    这么一处,令大唐在各国使臣面前丢尽了脸面,气的李世民脸色铁青,拍着龙椅,黑着脸叫停了大臣们的撕逼大战,最后的结果就是朝会不欢而散,李世民黑着一张脸退朝,西域的事情也没有解决。

    散朝之后,朝臣们面面相觑,知晓自己惹了大祸,气氛一度闷沉。

    李承乾和李泰则是非常不对付的互相瞪了一眼,随后离开了朝会,各自召集大臣,欲要谋划,思索怎么才能扳倒对面。

    平静许久的朝堂终于迎来了混乱的开端,如今大唐解决了北方的大敌,西域诸国不足为惧,外无忧,大家终于放下了对外的警惕心,将目光瞄向了朝堂之内,权利的争夺拉开了**裸的幕布。

    朝会还没结束,朝堂上的事情就已经通过各种方式流传了出去,长安城的上层贵族一片哗然。

    所有人都有一种预感,太子与魏王之间的斗争才刚刚开始,接下来朝堂必将面临一场腥风血雨。

    是李承乾赢,继续坐稳太子之位?还是魏王逆袭,将太子一脚踩在脚下?一切都不好说。太子先天占据了优势,不是那么容易被扳倒的,不少老臣都支持太子。

    而魏王也不是吃素的,这几年颇受李世民的喜爱,吃穿用度隐隐约约有超越太子的迹象,而且从李世民的态度来揣摩,似乎比较倾向魏王。

    因此魏王也凭此拉拢到了不少大臣支持他,能与太子分庭抗衡。

    两人都有极大的可能走上最后的皇位,只不过两人的实力不分伯仲,因此几率也是对半分,所以很多大臣一直在犹豫,不知道该怎么做选择。

    现如今这么多大臣中,最轻松的莫过于长孙无忌,因为无论哪一个当上皇帝,都是他外甥,他都不损失什么,而且身份还会水涨船高。

    无数人都嫉妒长孙无忌,有个好妹妹,摊上了一个便宜妹夫,如今高枕无忧。

    其实长孙无忌也没有看上去的那么轻松,太子和魏王都是他的亲外甥,而他又是李世民身边的左膀右臂,颇得李世民器重,与李世民又有那么一层特殊的关系。

    可以说,长孙无忌的态度很有可能影响到今后立谁为储君。所以他自然是太子与魏王示好的对象。

    这不,刚退朝,魏王谁也没理,就挺着圆滚滚的身子,一脸憨笑的走向了长孙无忌。一口一个“舅舅”叫的好不亲密。

    随后“顺理成章”的去了长孙无忌家做客。太子因为腿脚不便,没有第一时间走到长孙无忌身边,因此眼睁睁的看着魏王与长孙无忌一同离去,气的回去以后掀翻了好几样瓷器。

    不过等到傍晚,魏王离去以后,太子又再一次登门拜访,委婉的表达来意,示好。

    长孙无忌被夹在两人中间,唯有保持中立,不偏不倚,说白了,就是中央暖空调,对谁都一样。

    若论道行,长孙无忌绝对甩太子和魏王好几条街,游走在两人之间,不慌不忙,游刃有余。

    太子与魏王都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失望而归。他们知晓,依照长孙无忌谨慎的性子,不到有把握的时候他是不会偏袒哪一方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