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7 章(第1/4页)  太平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君子不别?愚生以为真道秘德,不宜使小人闻、小人言、小人用之也。”

    “咄噫!子今且言,有万死之责于皇天后土,不复除也。自天地开辟以来,后生日益薄妒道,小人断绝天地之珍宝,以是为失,积久故生承负,令天灾不绝,常使天地内独岁不平安,灾变盗贼众多,国家为其愁苦,正起于是。子今且所言是,正是也;乱天反地,使治昏愦民难治,正是也。子今且语,正与天为重怨,错哉错哉!亡子功矣。”

    “何谓也?”“今要道善德出之以教化,小人得之守道德,更相仿学,不敢为非;其中小贤得善道德,可为良顺之吏;其中大贤,可上为国家辅;其中最下极无知者,犹为善人。

    夫天以要真道生物,乃下及六畜禽兽。夫四时五行,乃天地之真要道也,天地之神宝也,天地之藏气也,六畜禽兽皆怀之以为xìng,草木得之然后生长。若天不施具要道焉,安能相生长哉?而zhēn rén言,小人不宜闻要道、不宜言、不宜用也。天地之神保终类,人乃不若六畜草木善邪哉?zhēn rén自知,今且言有万死之罪,不复除也。”

    “愚生事师日少浅,不深知天道,见天师言,乃自知罪重,上负皇天,下负后土,中负于大德之君。”“然子退自责,是也,凡举事可不慎乎哉!皇天常独视人口言何,故使响随人音,为吉凶,故响应不失铢分也。子独不常观此天地之音证邪?宜自慎,不及勿强妄语,其为害重。子今且言至道不传,人何以传知之乎?终类至道不可传,天道无私,但当独为谁生乎?”

    “弟子自慎戒事甚无状。”“子yù若俗夫小人,复相教妒天道耶?”“不敢不敢。”“zhēn rén自精戒事,天怒一发,罪过著,不复除也。天道正由此言废毁,子复共增之耶?帝王所以不能理其治而尝多灾者,但由尽若子今旦可言,因使真道道绝也,邪道起,故不可理也。宁晓心解不乎?”

    “唯唯,已觉矣,惭负天师不也。”“常常慎事!”“唯唯。今念每言有过,yù不言也,又不知。”“平言。”

    “今人所不宜闻、所不宜言、所不宜用者,何等也?”“然,凡人乃不宜闻非真要道,非真要德。是故夫下愚之师,教化小人也忽事,不以要秘道真德敕教之,反以浮华伪文巧述示教凡人。其中大贤得邪伪巧文习知,便上共欺其君;其中中贤得习伪文,便成猾吏,上共佞欺其上,下共巧其谨良民;下愚小人得之以作,无义理,欺其父母,巧其邻里,或成盗贼不可止,贤不肖吏民共为jiān伪,俱不能相禁绝。

    睹邪不正,乃上乱天文,下乱地理,贼五行所成,逆四时所养,共欺其上,国家昏乱,其为害甚甚,不可胜记。zhēn rén反言小人不宜闻要道要德,反当以邪巧伪之事教化,使天下人眩瞑,共习伪非,而不自知,遂俱为无道耶?是以zhēn rén有万死之罪,不复除也。

    天下所不宜闻、所不宜言、所不宜用,正不宜闻此伪文,邪巧大猾所生,正由此,故吾为天陈法,为德君作教,不敢及之,所以专开道德之门,而闭绝狡猾阶路也。故吾书本道德之根,弃除邪文巧伪之法,悉不与焉。子独不怪之耶?是乃天地以为病,帝王以为害。

    行复为zhēn rén具说之,其以要道德以教化小人也,上贤得以守儒良,中贤德以上为国家至德之辅臣,其中小贤,化为顺善之吏,其中下愚,犹为谨民,不知相害伤。故自天地四时五行、日月星宿,共以真道要德养万二千物,下及六畜粪土草,皆被服其秘道要德而以得生长。今若以zhēn rén今且言终类,此人不若六畜及粪土草耶?子今且言,宁自知有万死之过不除邪?”

    “有死过,有死过。”“勿谢,同不解耳。”“今过言,当奈何哉?”“今yù解此过,常以除日于旷野四达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