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0 章(第1/4页)  三十八军在朝鲜:抗美援朝战争纪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院紧张忙碌起来,一直到下午6时才做完手术,把重伤员移jiāo给了军收容所。

    这时师部已前进了。他们必须比部队的行军速度要快,才能追上部队。师后勤负责卫生工作的副处长高宗元同志马上命令全体轻装前进,但医疗中心组有20多匹马驮子,有的一匹马驮两个制式箱子,或一匹马驮四个改装的小yào箱子。这些医疗器械和yào品是手术必备的,无论如何不该轻装的了,只好将个人携带的生活物品尽量精简。全院的决心是:“轻装急行军,拂晓前一定赶到目的地。”因为在战斗打响前,他们必须做好战地抢救的一切准备。

    明月当空,银光铺地。113师野战医院牵着马驮子出发了。他们找不到向导,高宗元拿着一张师里发给他们的路线图,寻觅部队走过后的痕迹,急速前进。在敌后行军,万一走错了路或碰上敌人,那可就麻烦了。因此他们既焦急又提心吊胆,个个累得汗流浃背。他们只有一个想法,战斗打响前,无论如何要追上队伍。他们克服了一切困难,终于赶上了部队。

    第五章 为了抓住主要目标(2)

    二、勇夺险关

    27日下午2点,部队正在德川周围打扫战场、搜捕散兵,志愿军司令部通报我们说,麦克阿瑟、沃克不甘心失败,决心要堵住已被我们打开的缺口,重新恢复德川地区的部署,保住虎头钳的支撑点,并以其帮凶军土耳其旅和美骑1师两个营从价川出发,立刻占领戛日岭,企图阻止我主力向西挺进。

    戛日岭是距德川西面20公里处的一道天然屏障。这里山高林密,地势险要,海拔700多公尺。价川通德川的公路盘山而上,十分险峻,一向有“十八盘”之称。公路弯弯曲曲通过山顶垭口,可算得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关口。敌人占领了垭口,就卡住了我军主力前进的必经之地。113师即便穿chā迂回成功,占领了三所里,如得不到主力配合,不仅不能取得预期的胜利,而且成了孤军深入的一着险棋。因此占领戛日岭,是保证战役第二阶段全军胜利的首要一仗!

    韩副司令和军长、政委事前考虑到了这一点,因而采取了这样的战斗部署:由德川分三路包围集结于价川地区的美军,我113师由德川西南chā到价川以南的三所里;112师沿德川至价川的公路北侧走乡间小道,向价川攻击前进;114师则沿德川至价川的公路攻击前进,迅速占领戛日岭。戛日岭离军隅里、价川20多公里,土耳其旅的先头部队已乘车前往;我114师部队虽说离戛日岭只有18公里,若靠常规步行,显然是不能抢占戛日岭的垭口了。因此我和该师的首长都很焦急,要求前卫342团采取迅速猛打的动作,无论如何要在27日晚上占领戛日岭,保障我军主力两个师在明天拂晓前后挺进到戛日岭西面的有利地区。韩先楚副司令员同梁兴初军长、刘西元政委当面研究时说:“38军下步的任务是艰巨的。一要chā向三所里,二要攻占戛日岭!但关键是chā到敌后三所里!”

    韩先楚把“艰巨”和“关键”四个字咬得很重。这时参谋同志向我们军首长报告了预料在三所里地区敌我兵力的对比情况。在我正面的第50军、第66军、第39军、第40军的沉重打击下,估计经这里逃窜的美军三个师,都是美军主力,其中骑兵第1师是华盛顿的“开国元勋师”,至今仍保持着“骑兵”称号,其实已没有一匹战马了,早就是机械化师了;美第2师是二次世界大战征战欧洲的主力。他们是美军统治集团引以为荣的两个宠儿。韩先楚副司令员待参谋人员介绍完情况,指着作战地图上的三所里说:“严重的问题是,美军三个师共有300多辆坦克,400多门火pào,而我们一个师却只有十几门迫击pào,只有一些反坦克手雷,懂吗?”

    这一点我们军领导也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