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三十章 挥师南下(第1/2页)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长安再度陷入危机,并州督导官刘琨紧急调动拓跋鲜卑的五百骑兵前往救援,原本只是想尽尽人事算了,却没想到刘曜听到鲜卑人来袭之后竟然主动退兵了,暂时驻守在蒲板。

    赵染血气方刚,执意不肯退兵,而晋军大战,终于在北地被麹允击败,中箭而死。

    经历了多番曲折,长安城终于得以安然度过314年。

    到了第二年,晋王朝的北方政府面临的压力更大,因为每天都有人南下逃难,人口凋零,田地荒芜,北方经济直线下滑,而没了经济的支持和人员的拥护,徒留一个空壳子白白浪费了现有的稀缺资源。

    当然汉赵政权的日子也不好过,毕竟他们也要依托北方经济,而且内乱渐渐突显。

    315年春天,久旱的天气忽然下起了瓢泼大雨,本来这是件好事,但很快纯净的雨水变成了血红色,集中落在东宫延明殿附近。

    这件事成了汉赵皇太弟刘乂的心病,总觉是不祥不兆,便向皇家师傅崔玮和太保许遐请教,看能否破解恶运。

    崔玮和许遐都是晋政府的旧臣,虽已委身匈奴,但毕竟没什么归属感,于是借机蛊惑刘乂,认为血雨预示着血光之灾,怕是不久就会遭人暗算,晋王刘粲在皇帝刘聪的儿子里面是最具威望的一个,如今贵为相国,气势远超储君,其他亲王也都坐拥不少兵力,唯独东宫势弱,不但以后皇位继承不上,甚至连性命都无法保证。

    刘乂听了他二人的话,有些心动,便征求对策,但当听说要派刺客暗杀王爷们,终于不能实施,杀人这种事对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也确实有些挑战。

    结果事没办成,消息却泄露出去了,东宫的随员荀裕揭发了崔玮和许遐的阴谋,刘聪毫不客气地将二人斩首,然后派冠威将军卜抽带兵把守东宫,禁止刘乂参加金銮的朝会。

    刘乂是单太后的儿子,刘聪爱屋及乌,对刘乂也是关爱有加,可是经此风波之后,渐渐对他没了好感,刘粲更是对他恨之入骨,很快就就决心布局害他。

    储君之争历来都是皇家的重头戏,清朝的九子夺嫡就是典型,而刘聪的后宫竟然也闹得不亦乐乎。

    刘聪同时坐拥十位皇位,已是惊世骇俗,当他的皇后与朝臣私通的消息传遍京城,这位风流皇帝再次火了一把。

    靳准的女儿靳月光自然是花容月貌,美不胜收,但刘聪的女人质量普遍较高,因此她也算不上特别拔尖,而且即便是倾国倾城的绝世大美女,以刘聪的脾气也绝无可能自始至终只守着她。就在独守空房之际,靳月光为了争取自己的幸福,终于勇敢地向前迈出一大步。

    匈奴人向来豪迈,尤其对于女人的态度更是潇洒得很,对于中原儒学里面提到了所谓贞节毫无概念,因此靳月光并不会因此受到冷落和打压,刘聪在高兴的时候仍会与之共度良宵,而汉臣们却对这种事极其敏感。

    陈元达虽不是汉人,但因长期受汉文化的熏陶,仍旧觉得羞耻难当,直接上书揭发这一丑闻,并搞得举国皆知。

    刘聪本就对这个老家伙没什么好感,不久前还差点把他砍头,幸亏有刘皇后求情才放过他,现在他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于是越发对他恼恨,但因为陈远达确实德高望众,一时无计可以施展。

    虽有这么大面子,陈元达本人并没有半点兴奋,更多的时候含着忧愁度日,尤其在得罪了皇帝之后,朝中处处受人排挤,最后不堪忍受,于316年在家中抱恨自杀。

    平阳的乱局成了襄国的机会,石勒趁着刘聪无暇东顾的机会,不断壮大的自己实力,对北与鲜卑搞好关系以除后患,对南则一步一个脚印地吞并晋王朝的郡县。到了315年,石勒在北方基本没有对手,只有盘踞青州的曹嶷勉强能与之一战。

    曹嶷虽没什么显赫的背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