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六十二章 过眼云烟(第1/2页)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拓跋焘的战略安排是先统一北方,然后扫清柔然的威胁,最后再南下与刘宋决战,所以刘义隆虽然自毁长城,但因北凉和柔然仍“健在”,北魏短期内还不会南下动武。

    只是这个期限确实很短,因为北凉即将迎来终结,柔然的几次南征也都遭遇巨大的挫折。

    柔然原本已经和北魏达成和解,但在利益面前,不要说口头约定,就算是签字画押的合同书也是没有任何效力的。

    当初郁久闾大檀在失败的阴影中惨淡离世,继任者郁久闾吴提迫于压力,暂时向北魏俯首,但国耻家仇是无论如何都忘不了的,而且就算把这些忽略,总得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着想,只有南征并成功进入中原,柔然才有真正复兴和繁荣的机会。

    凡事都不会无故发生,柔然与北魏之间的和平虽然貌合神离,但到底是和平的,之所以再度刀剑相向,还是因为北魏和西域的外交活动。

    随着北凉国力的日渐衰微,西域各国开始转抱北魏的大腿了。

    435年5月,西域的龟兹国、疏勒国、乌孙国、悦般国、渴槃陁国、鄯善国、焉耆国、车师国、粟持汗国等大小九个国家,一致向北魏进贡。

    不过拓跋焘却并没有因此感到骄傲,朝会上对群臣说:“两汉时期虽然打开了西域的大门,但西域各国有求时,言语谦恭,向中国归附,可是无求时,则态度傲慢,不把中国当一回事,他们深知距离中国太远,中国军队无法前往,而今让使节互相往来,劳民伤财,最后一点益处都没有。”

    吧啦吧啦一大堆,总之是不准备遣使回访,也无意确立外交关系。

    有关单位一再请求,认为:“九国不避艰险荒远,仰慕中国的道德仁义,前来朝贡,最好不要拒绝,那样会不利未来的发展,况且回访也耗费不了多少资源,不可因小失大啊。”

    拓跋焘最终没有办法,只好派使臣王恩生等20人出使西域。

    这时候意外发生了,王恩生一行刚渡过沙漠,就被柔然的巡查兵俘虏,被押往王庭晋见敕连可汗郁久闾吴提。

    拓跋焘得到报告后,立即派使节前往严厉责备郁久闾吴提,赶紧回复说一切都是误会,并送王恩生回国。

    经过这一段波折,回访西域诸国一事,便暂时搁置了,直到两年后才重新启动西访计划,那时已有多至十六个国家向北魏称藩。

    这两年间,拓跋焘心里开始对柔然另有打算,毕竟以后若是统一北方,家大业大,指不定还有什么意外、麻烦。

    在那之前,拓跋焘深知国家的第一要务是统一北方,易言之便是吞并北凉,而要完成此事,不只需要强盛的兵力,还要运用恰当的谋略。

    因为北凉一直以来都表现得温顺有礼,起码表面上并没有过份之举,贸然发起战争,难免落人口实,失了公信,拓跋焘准备同样以礼来麻痹敌人,然后寻找恰当的时机,一击制胜。

    437年10月,拓跋焘把妹妹武威公主嫁给沮渠牧犍,声称将达成两国的百世情谊,实现共同发展。

    沮渠牧犍并没有那么乐观,但还是派右宰相宋繇,携带奏章前往平城谢恩,并请示将来怎么称呼公主。

    拓跋焘事先也没注意这个细节,便让百官参与讨论,官员们多数都说:“母以子贵,妻从夫爵,沮渠牧犍的母亲应称河西国太后,公主应在河西国称王后,在平城称公主。”

    拓跋焘以为可行,欣然批准。

    沮渠牧犍原本娶了西凉李暠的女儿,如今北魏公主下嫁,李后只好让位,随母亲尹氏一起迁居酒泉。

    李后不久便去世,尹氏抚摸着女儿的尸体,满脸悲怆地说:“你国破家亡,今天才死,死得太晚啦!”

    西凉毁于北凉,说起来,尹氏母女这些年一直委身仇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