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四章 张寔之死(第1/2页)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西北前凉政权之外,还有个司马保的伪朝廷。就在司马睿建立东晋不久,司马保也自称晋王,想在北方称帝。

    然而北方人员凋敝,局势混乱,司马保这个20多岁胖乎乎的年轻人根本无从立足,基本上每天都处在颠沛流离的窘境。

    这种日子当然没有多少人能熬得住,他的旧部陈安就自称秦州督导官,然后在附近寻找依托,先是投降了汉赵政权的刘曜,接着转到益州的李雄,虽也在奔波中度日,但总算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抛开忠诚不说,这种选择应当被理解,毕竟在乱世中活下去才是王道,求生的本能才是人最大的潜能,远胜过发明飞机火箭原子弹。

    司马保也有稍微忠诚点的部下,之所以说稍微忠诚,因为张春开始的时候忠心耿耿,从不考虑明天还能不能活下去,一直陪伴领导左右,后来带着司马保准备投奔凉州的张寔,但不久之后就丧失了忠心。

    张寔此时已经承认了建康政府,对于他这种忠义之士,绝不可能做出一臣仕二主的事情,更何况他已有心自立,而且实际上已经做出了自立的举动,虽未正式称帝,但脱离了中央的节制,离称帝也就差一个仪式了。

    司马保不知凉州的形势,兴奋地去找张寔,结果吃了个巨大号的闭门羹,被凉州兵团堵在了上邽,但张寔特别交待,只许击退,不可妄杀,于是司马保拖着肥胖的身躯不得已重回秦州。

    其实张寔自己也面临很大的危险。

    此时的凉州已和张轨时期有了很大不同,张轨初到这里时,百废待兴,但经过多年的整治,人民生活富足,且没有战争威胁,渐渐地安逸起来。所谓饱暖思****,凉州的姑娘多数黑壮高大,倒不至于让男人们为了女色而为非作歹,但他们有其他诉求。

    就像三国战乱催生了清谈,不同的时代背景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现象,凉州这片小地方通过近几年的酝酿,终于诞生了一种奇特的信仰。

    这种信仰最初得益于一个物理常识,就是光的反射。长安人氏刘弘机缘巧合之下掌握了这项常识,接着搬到了天梯山,在山洞里只是摆了几只蜡烛和镜子,就让整个山洞变得灯火辉煌,吸引了很多人慕名前往观摹。

    经历了前期的人气积累,刘弘终于搏得众人的信任,也因此赢得了宝贵的话语权,声称自己是上天的使者,上天见凉州前途堪忧,特让使者下凡来解救苍生。

    凉州在张寔的带领下其实获得了不错的发展,可是大家渐渐地更相信偶像的话而不是事实,被刘弘长期灌输的思想所蒙蔽,终于认定张寔是阻碍大家进步的罪人。一时之间,刘弘的信徒多达两千人。

    这两千人一传十、十百地宣扬刘弘的思想,没多久,凉州百姓就怨声载道,尤其是在张寔身边任职的作战官阎涉和赵仰,他们是刘弘的老乡,对这个老乡深信不疑,对张寔恨之入骨,无时无刻不在想杀了自己的领导。

    张寔的弟弟张茂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种负面舆论传播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没有人关心其真实性了,而更多的是加入到传染负面情绪的狂欢之中,越想越觉可怕,于是力劝张寔诛杀刘弘。张寔早就对此略有耳闻,但没想到会恶化得这么厉害,便让营门官史初前往天梯山逮捕刘弘。

    就是史初带兵出门之际,藏在府上的阎涉和赵仰按照刘弘事先的安排,手持利刃,就在客厅把张寔杀死。张寔哪知道身边的人竟也成了作乱分子,在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死于非命,享年50岁。

    史初风风火火地赶到天梯山,刘弘却表现得非常淡定,并告诉史初:“州长已死,抓我何用?”史初自然不肯相信,让人把他绑起来,但刘弘一路说个不停,好像故意施展自己的口才,意图说服士兵反水,史初虽然意志坚定,但为了避免节外生枝,还是亲自动手割掉了刘弘的舌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