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005章 身份问题(第1/2页)  九洲神豪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只见纸上写着保书的字样,孟逍遥有些疑惑:“这是?”

    “这是我为你写的荐书,还有请几位乡老一块签下的保书。”,见孟逍遥还是不明白杨文瀚又解释道:“如此一来,你就能入我楚国正籍了!往后不论是四处行走还是留在这,都要方便许多。”

    接着杨文瀚又给孟逍遥讲解了楚国的户籍制度。

    楚国上下只要是楚国的人都要登记户籍以便于管理和收取赋税,就连奴、仆人都要登记户籍。

    在楚国想要自由来往,没有户帖在身简直寸步难行,比起那些黑移民还要艰难,没办法入住正规客栈,得不到官府保护,无法通过有官兵把守查验的城门关口,基本只能在乡间野外待着,做什么都不方便,还要躲避官府巡查,一旦被抓只能沦为奴隶,失去自由之身。

    因此在楚国基本只有两类人是没有户籍的,一类是各地宗族世家的隐户,主要是出于少交赋税的目的。还有一类就是那些土匪山贼这种不服王法的人。

    前者一般,一辈子都在一个地方待着,日日耕田劳作,又有当地宗族掩护也就没有这个需求。后者就不用多说了。

    楚国的户籍主要分为:民户、农户、匠户、贱户几种,前三者属于正籍是要纳税服役的,是受法律保护的“民”,贱户属于贱籍,其本身不用服役纳税,但是不属于“民”的范畴,是要依附正户的主人存在的,没有自由身份,更没有人权,就算是被主人打死,也只需要罚款,而不会犯法。

    农户和匠户,就是农民和有特定技术的工匠,一般是铁匠、木匠等。

    而民户就是这两者以外的人,既没有土地也没有手艺,所以民户一般都是城市里的那些劳工和商贩,基本都是穷人。

    至于那些城中的富人们?他们早就转成农户了,毕竟农户在社会地位上更高一点,在科举等方面许多隐性福利。

    而对于孟逍遥这样的外来人口,想在楚国正常通行,要么在边城关口用他国户籍换区通关路引,要么就要入籍才行。

    而想要入籍除了卖身为奴之外,就必须要有一个有功名在身的人写一封荐书,此外还需要有当地三个以上的乡老作保才行,前者就是秀才或者更高的举人、进士,后者相当于各村村长或者族长族老等协助官府管理地方的人。

    听着挺简单,无非是找几个人写封荐书和保书,大不了给点钱就是了,孟逍遥这么有钱还能找不到几个愿意的人?

    其实不然,要是他真这么做了,那他只会有一个下场,就是被人举报,然后官府将他抓去,财产充公自己沦为奴隶,失去自由,而举报人也能得到一大笔奖金。

    毕竟人家怎么分辨你说的是真是假?作保是要承担巨大风险的,如果举荐担保的人是敌国奸细或者犯了什么大罪,保人是有连带责任的,轻则坐牢发配,重则抄家砍头。还不如举报了你,照样能赚上一笔,还不用承担风险。

    这样严格管理入籍,主要是为了防止敌国奸细渗入,还有那些罪犯无法借此改头换面洗脱罪名。

    了解了户籍的重要性和其中详情后,孟逍遥这才发现自己以前想的还是太简单,没想到这么基本的问题,要不是今天杨文瀚提出,自己就这么离开书院,说不定就被官府抓起来当奴隶卖了,永无翻身之日,还谈什么幸福生活!

    手中两封薄薄的信封也变得沉甸甸的。

    犹豫了一下,孟逍遥郑重得将书信放了回去,对杨文瀚行了一礼,道:“承蒙先生收留,教以语言文字,逍遥已是万分感激无以为报,不敢再让先生担此干系!”

    这份礼有些重,孟逍遥不好随意收下,户籍的事虽然难,但是一定有办法解决的,如果他连这个都解决不了,也太对不起手中的几件神器了。

    杨文瀚淡然一笑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