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八章 继兴南归(第1/3页)  瓶中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张继兴收到诏书时,人已经回到了僮县。一时间手下人纷纷前来道贺:“恭喜主公,贺喜主公。自出仕以来,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便成为使君一级的人物,端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张继兴也没有端着,他笑吟吟地抱拳和他们打起招呼:“继兴能有今天,乃是诸位与我同心戮力的结果啊!没有诸位的相助,继兴焉能晋升得如此之快?”

    大家都喜气洋洋。张继兴作为少主,还能一步一个脚印地从下级军官开始做起,在军队和地方都积累了不俗的声望,这就是根基啊。未来张继兴御极,他们便是潜邸旧臣,有从龙之功,焉能不喜?

    沈默一向是最冷静地那个,他接过诏书,仔细看了几遍:“主公,凉公虽然给您扩充了军额,但是却没有指明军士的来源,主公打算如何安排?”

    大伙儿都安静下来思考,在肚子里打起腹稿,等着张继兴来提问——在某种程度上,张继兴的幕僚比他父亲的要稍微主动一些。

    张继兴今天却不打算卖关子了:“部分军额,我打算在本地的民兵中吸纳精英。他们已经接受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有了很好的基础。而且他们的家人都在本地,又和胡人有血海深仇,其忠诚可以保证。但是选拔的要求一样不能低,要品德端正、服从军纪的。但同时人要机灵上进,便是不识字,也要足够聪明好学。”

    众人心中都有了谱,差不多按照选拔禁军的标准去办就可以了。

    张继兴叮嘱道:“选拔标准要尽量提高,能凑足两三千人即可,宁缺勿滥。剩下的军额,我会从南边带人过来补充。”

    “主公是打算回一趟建康吗?”沈默忽然惊讶道。张继兴已经快有一年时间没回过建康了,沈默都以为他今年又打算留下过新年了呢。

    “沈默听令!”张继兴下令道。

    “标下在!”沈默现在是团校尉,只差一步就可以自称末将了。

    “你且以典农中郎将长史暂领僮县事务,统筹安排好已征收农税的运输。”张继兴道,“同时传我的命令——着厉锋中郎将张石龙严守夏邑,防御西境。校尉郑吉(徐县)、孟孙昶(凌县)亦当修整军备,以备不测。”

    他最后关照道:“至于人头换粮食的事,你且安排在边境进行,让张石龙要心戒备。凡是敢以汉人充数的胡人,皆杀之,务必要抓几个典型以儆效尤。”

    张继兴把一切收拾妥当已经是九月末了。他此番没有选择走水路,而是带着张威和亲卫黑衣都骑马至广陵瓜洲渡,再乘大船过江。他的亲卫已经由最初的十人扩大至百人,依旧由张威负责统领。成员有些如张威一样,是凉州旧部之后,世奉张氏为主,忠心耿耿,剩下都是从所部中层层选拔出的精英。

    他率部日行五六十里,路上走走停停,花了十来天时间终于是到了广陵。到了广陵自然是要去拜见叔父张达,顺道还要取几样东西。

    张达已经好久没有见到张继兴了,他出镇江北之时,张继兴人已经在淮北了,因此格外高兴。

    “侄拜见叔父!”张继兴恭恭敬敬地大礼参拜。张达连忙将他扶了起来:“都是一家人,何必行此大礼?”

    叔侄寒暄了一会儿,便把话题往政局上靠。建康城中的形势,和张继兴在时相比已经有了很大不同。

    “你父亲的路已经走了快一半,你此番进京,试图结交讨好你的人一定会很多。”张达敦敦告诫道,“但是你切记不可生出骄傲自满的情绪,行事不可张扬。那些想出仕于你的,你一定要仔细甄别,考察人品,切不可败坏了名声。”

    “侄儿晓得。”张继兴一抱拳,然后从身后取出一个匣子,打开来是码的整齐的银块,“这里有二百贯,偿还的是叔父大人为我购买种子耕牛和聘请工匠的钱。”

    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