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章 杀(第1/5页)  大元武林遗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中秋将近,教堂里的人也在准备着,陈伯和花姐正在制作纸灯笼,门房朱二也来帮忙,大家开开心心的,边干边聊,笑声不断。

    昆廷对中国节日没有什么感觉,但他也不反对大家庆祝,只是自己照旧每日功课祈祷。

    林深则是每日忙忙碌碌的,他的课业很是繁重,好像也没有功夫想其他的,只是得空了就去帮陈伯给教堂布置灯笼。

    城中的百姓们,每家每户都在为节日做着准备。做灯笼、月饼、各种吃食、彩带、彩灯。

    到了八月十五这天,一大早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把门前做了装扮,挂上了彩灯、彩带,把门口打扫干净,欢乐与喜庆的气氛降临到了城中,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笑容。

    古人的夜间娱乐生活真心不多,这些难得的节日往往会耗费人们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去准备,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半晚时分,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而这个城市却开始活了过来,仿佛睁开了无数的眼睛,绽开穿透夜空的光芒,今夜注定是个不眠之夜。

    昆廷和林深早早换好了便服,今夜他们受邀参加中秋雅集。按传统,邕州城一年中只有少数几次这样半官方组织的社交活动,中秋节便是其中之一。

    文人墨客、才子诗人,乡绅富豪、青楼名媛齐聚一堂,明月正当空,在月下舞文弄墨,吟诗作对,好不风流。

    今年的中秋雅集定在东来楼。天色暗了下来,月亮刚刚爬上枝头,宾客们便陆陆续续到来了。

    东来楼的老板亲自站在门口迎客,一张脸笑得都快烂了,宾客们接踵而至,他不停的拱手作揖,里面便有伙计把客人带到大厅内,安排坐下。

    对于身份尊贵的客人,自然留有包房,由伙计带去安顿好。

    当昆廷和林深来到东来楼时,整个场面已经热闹起来,知府大人和其他汉人官员们已经坐在主桌上,场中有十来个歌姬正在献舞,时不时有仆人将才子们写出的诗挂于场边供人品读,还有不少人正在即兴吟唱诗歌,吟到了兴头上便开怀痛饮一杯,周围的人便大声叫好,真真的一幅文华盛世景像。

    当下便有伙计将昆廷二人引到主桌边,昆廷在知府旁边坐下,林深便乖乖的站在他身后。

    那知府看见昆廷来了,热情的拉着手招呼他坐下,两人像多年未见的朋友一般聊着,气氛很是融洽。

    林深撇撇嘴,不喜这些官场文化,转头去欣赏场中歌姬的表演。正在这时,音乐声突然停了下来,场面一时安静下来,一个门口的仆人大声唱喏道:“达鲁花赤大人到!”(达鲁花赤是元朝地区最高军政长官,只能由蒙古人或色目人担任。)

    所有人都看向门口,一个人影自信的大踏步走了进来。

    这个人0来岁,头顶的头发几乎被剃光,只留下一个桃子头贴在脑门上,其他的就编成两条辫子,再绕成两个大环垂在耳朵后面。他不是很高,但是却有一张宽阔的脸和一双细长的眼睛,加上那并不太浓密的一圈胡子,给人以侵略狡诈的感觉。

    他穿着青色的“质孙服”(就是较短的蒙古长袍),进入大厅时在门口顿了一顿,用一种审视猎物般的目光环顾了一周,看清楚了场中的每个人。林深不太喜欢这家伙。

    这个蒙古人哈哈大笑着,快步走到主桌前,知府急忙站起来迎接,鞠躬行礼的同时用蒙古话说到:“下官恭迎莫日根大人。”

    这莫日根却理都不理那知府,径直走了过去,来到了昆廷的面前,将双手高举过头,随后将右手捂在胸前,同时躬身行礼:“尊敬的神父,近来可安好。今天能够在这里遇见你,真是让我开心。”

    昆廷手画着十字回礼:“一切都是主的旨意,愿主保佑你。”

    当然,他们讲的都是蒙古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