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被遗落的历史(第1/2页)  古事记之往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的乌镇,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称。乌镇地处江浙沪“金三角”之地·杭嘉湖平原腹地,属太湖流域水系,河流纵横交织,京杭大运河依镇而过。乌镇拥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100年吉安镇史,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如今乌镇里来来往往的都是些穿着各色衣服的现代人,他们都是慕名而来的游客。其中有一人颇引人注意,他不像身边的游客一样观赏景色,而是拿着一支笔和一个大笔记本沉吟着,似乎在思考什么问题似的。

    他叫李轩,是一名古文化爱好者,他曾想拜访居住于乌镇的古文化研究专家孙教授。通过多次的通话,孙教授终于同意他来乌镇向他学习,可如今到了乌镇反而让李轩有些局促不安,不知道见到孙教授时该说些什么。李轩停下脚步,看到前方有一座建在湖边的明清风格的瓦房,那就是如今孙教授的居住地了。李轩伸出手,敲了敲门。

    这座瓦房并不是很大,木门亦不宽,不久,一位头发花白但眼神透亮的老人前来开门,颤颤巍巍的出现在李轩的面前。老人有些疑惑的看着李轩,”你是?“李轩急忙道,“我是前不久和您通过话的学生李轩呀,按约前来拜访您,向孙教授您学习有关古文化的知识。”老人一拍额头仿佛想起了什么似的,哈哈笑了起来,“哦,我想起来了,你是那个年轻人阿,快进来,快进来,别在外面站着了。”说着孙教授将李轩请了进来。

    李轩一进来就看到了一座巨大的书架,上面尽摆着一些上了年岁,封面泛着黄的老书。孙教授注意到了他的目光,笑着介绍到,”这是我以前年轻时去世界各地时将听到的各种神话和历史写下的记录本。””那您得去多少地方才有这么多记录本阿!?“李轩望着琳琅满目的书册,不由感慨道。

    “年轻时喜欢到处跑,就自然多收集了一些。这都没什么,不过是记录下各个地方的传奇和历史罢了。“孙教授倒了俩杯茶,放在了书架旁边的桌子上,做了一个“请坐“的手势,坐了下来。

    ”那也很了不起阿,现在谁能忍受长途奔波的劳累和无聊去做这种事呢?“

    ”不一样的,我从就在乌镇长大,或许是受了周边环境的影响吧,从我就对古老的东西感兴趣,“孙教授露出一股回忆的神色,“我就是凭借着这股热情和其他几个志同道合的好友四处收集古玩和记录一些书上没有的传闻。”

    ”那您曾经听过最有趣的传闻是什么呢?“

    孙教授听到这个问题,站了起来,走到书架那里,从一堆书中翻出了一本大册子,他把这本册子放在了桌上。李轩定睛一看,”古事记“这三个大字以一种恣意飘洒的姿态印在封面上。

    “这里面有我平声听过最荒诞的神话,你可以拿回去慢慢看,不过我也可以和你简单描述一下。你听过《摩诃婆罗多》这部印度史诗么?那是我和朋友去印度的一次探险,当时我们在一位贫苦的印度人手中买下了一些古玩,当时我们在他家停留了很久。他家中有一位颇为执拗的老人,他十分相信这部史诗,深信这部史诗里描述的故事是真的。《摩诃婆罗多》的成书时间约从公元前四世纪到公元四世纪,历时八百年,记录的大概是距今大约六千年前的一场战争。那位老人告诉我们,那是一场真实存在的战争。

    “他也是听他爷爷所说,其实他们祖上原本是一位国中的婆罗门,就是贵族或者说是统治阶级。在一场战争中他们的国家被打败了,他们从而成为了俘虏,但他们始终口口相传着一个传说,不过到了他这一代渐渐已经没人相信这个传言。而《摩诃婆罗多》最初也是由人口口相传从而创作出来的,而最初传颂它的人自称为神的使者摩贡那,意思就是真正掌握历史的人,而那个老人的祖上就是其中一员。

    “据他们传说六千年前在印度存在着俩大国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