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五章 青衣剑客(第1/3页)  游明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善和坊南,织锦坊东,有一条小巷,曰剪子巷。此巷西接大油坊巷,东接东小星桥东街,于马道街平行。

    在剪子巷中的一座院舍,一人坐在大门门槛上,细心擦拭佩剑。其一身青色交领袍子,头戴灰色方巾,脚上穿着方头布鞋,标准的书生打扮。

    这书生不在家中读书,反而在擦拭一柄长剑,也是十分古怪。

    “醉哥儿,你今天怎么一早就在擦剑?平日里,不都是晚上背着青姑娘,偷偷擦剑的嘛?”

    路过的街坊邻居们见怪不怪,对他打着招呼。待离他远了些,这街坊在背后叹气,对着同伴嘀咕道:

    “哎,青姑娘真是可怜,三十出头了还不嫁人。谁叫她摊上这么个傻弟弟,供他读了这么多年书,也未曾考个功名回来,就知道一天到晚摆弄那把破剑”

    旁边人用身体挤了一下他,提醒道:“嘘,你小声点,千万别被青姑娘听见,不然她朝你发火,还得连累我。”

    醉哥儿从不在乎路过街坊的态度,继续反反复复地擦着手中的佩剑,对他来说,这剑才是值得花心思对待的东西。读书是为了让青姐宽心,他只有在擦剑的时候,内心才是平静的。

    这柄剑没有剑鞘,剑身上有几处锈斑,剑刃上也有些细小的缺口。它也不算是什么名贵好剑,只是一把普通上了年头的佩剑。若非醉哥儿日日擦拭、用心保养,只怕这剑早就锈掉了。

    醉哥儿擦着擦着,忽然想到了什么,朝着屋内喊道:“青姐,昨日那位客人带来的好酒,是不是被你收起来了,一会取给我,我要用!”

    醉哥儿左手拿住佩剑,右手从怀中掏出一块丝帛,丝帛应该有些年头了。这丝帛微微泛黄,上面的古隶,个别已经辨认不清了,丝帛边角还有残缺。

    这丝帛上的内容,醉哥儿早就烂熟于心。现在这块丝帛对他来说,就只是用来包裹佩剑的一块布而已。

    一个酒囊被人从屋里扔了出来,刚好稳当地落在了醉哥儿的腿上。醉哥儿咧嘴一下,用丝帛包裹、缠住佩剑。他轻轻放下缠好的佩剑,接着拿起酒囊晃了晃,笑得更开心了。

    佩剑被放下,露出了剑柄上的“宋”字。刚刚醉哥儿左手握剑,恰好将这个字遮住了。平时醉哥儿用丝帛包裹佩剑,会将这个字一起包起来,今天他却未将这个字一起包住。

    醉哥儿破不及待地打开酒囊,连灌三口酒下肚这才满足,口中赞道:“好酒,好酒!”

    也许是醉哥儿喊得激动,闹出的动静太大。屋里的人不满意,所以发出一声冷哼。这一声冷哼,让他立刻收敛起来。醉哥儿缩了缩脖子,心虚之下,赶紧塞上了酒囊。

    醉哥儿抓着酒囊,坐在门槛上发呆。

    那名长乐街乞讨的乞儿,从小巷七拐八绕来到了剪子巷,见到了坐在门槛上发呆的醉哥儿。他快步门前经过,在醉哥儿面前留下一句话:“陆遗风,脸上有剑伤,长乐街!”,这声音恰好能让离得最近的醉哥儿听清。

    醉哥儿得到消息,抬头看看天空,算算时间,觉得日头差不多。他慢慢地站直了身体,抖了抖长袍。

    “醉哥儿,今天能不能,不要出门?”

    从窗棂纸里见到醉哥儿突然起身,屋里的青姑娘忍不住了。她走到房屋门口,望着醉哥儿,出言挽留。

    醉哥儿侧头望向另一边,眼神不敢直视她,回道:“青姐,这一天我等的太久了,况且我…”

    青姐倚着房门,埋怨道:“为什么?过了这么久,这些人还要来打搅我们。”

    “为什么?你还执迷不悟,天天抱着那把破剑,不累吗?”

    “为什么?你就不能放下!”

    青姐连问三下,越说声音越小,最后一句话说完,人已经泣不成声。她仿佛用尽了全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