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 准备进京(二)(第1/2页)  重回大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等吕三将檀香木盒中的铜背玻璃镜拿出来时,四周围绕过来的商贩们不断露出赞叹声,铜镜本身的工艺已经是上品,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那镜中照的人物竟与现实场景中在列的各位一般无二,精妙啊。

    “此面铜镜乃是我家主人自黄河之中打捞而出,现于这市井中发卖,有识货者尽管出价,价高者得”

    四周顿时一片惊呼声,这般巧夺天工的物件,竟舍得发卖!

    “我孟青愿出十万钱!”喊话的是四海商会的河南郡的负责人之一孟青孟掌柜。四海商会通行天下,在全国各地都建有分会,也是无比的财雄势大。

    周围倒吸了一口冷气,有钱人就是财大气粗。

    “我愿出十五万钱”

    “我愿出”

    小小的一面铜背玻璃镜,引得周遭的商贾竞相加价,最后竟以三十余万钱的天价被一位相貌英伟的锦袍贵人买去,交接的时候光光钱就交接了数十车。要知道此时大汉王朝随意四处闹黄巾,但还没到天下大乱的地步,平日里一石米也就三百钱左右,这三十余万钱可以足足换一千多石粮食!!!

    饶是吕三得到公子的叮嘱早有心理准备,最后卖出铜镜交换钱时也不禁双手微微一颤,天知道公子怎么脑洞大开,鼓捣出这种价值连城的珍宝,自家公子真是神人!

    对于吕绍来说,将玻璃镜先在这吕家码头发卖也是无奈之举,吕家庄经过连日的扩张粮仓已经接近空仓状态了,再不拿出来换点钱粮,怕是日内,吕家庄和附属村就会陷入粮食断绝的险境。

    将铜镜换了钱后,吕三又就近在吕家码头上买了几百石的黍麦米粮送到吕家庄,缓解了吕家庄的当务之急。

    剩下的钱,吕绍就近从四海商行手中买了艘五百料的大河船,当笑眯眯的孟青借交接河船为名来吕家庄拜访时,吕绍还在盯着军屯队小心翼翼将这些铜背玻璃镜和银背玻璃镜装入檀香木盒中。这些东西要是在后世自然是值不了几个钱,但在这技术落后的汉代,就是价值连城的宝物,由不得不小心。

    当得知四海商会的河南郡负责人来访时,吕绍倒是不感觉意外。身为一个商人,如果面对这等宝物出世,不积极探查它的来源和数量,那就是一个失败的商人了,显然这孟青就属于嗅觉灵敏的那一类。

    分宾主落座后,孟青当即开门见山地说道:“今日见贵庄在码头上发卖的铜镜当真是精妙无比,不知贵庄还有无存货了,在下愿出高价相购。”

    对于一个精明的商人而言,自然知道这出土铜镜纯属扯淡,铜镜在水中焉能不腐朽?他在乎不过是这铜镜的工艺以及它所能带来的价值。

    这买卖一事,对于吕绍来说,自然是兴奋无比,淡定的和孟掌柜商量了半天,最终定价五万钱一面铜镜,半月之后开始,每二十天供货三十面铜背玻璃镜,四海商会则交付一百五十万钱!!!也可以换成五千石粮食!!!

    孟掌柜又笑眯眯的出门而去,而吕绍则是心中亢奋无比

    这玻璃镜现如今是金贵,但是以后慢慢的产量大了,总会有行销天下的时候,到时候肯定卖不了这个价了,以后把它打包给四海商行出手,既能省了很多麻烦,同时和四海商行交好,以后采买些军用或者民需也方便多了。

    洛阳城外黄河码头,吕三等人先吕绍一步来到这里,开始了前期造势

    光和七年三月十五日,黄河上,孟津渡口,这是由黄河进洛阳的最后的一个渡口,也是一个繁华的县域,过了这个渡口,离洛阳城就不过六十里了。

    这一日,孟津码头上云集了各色人等数以千计,不知在等待什么。

    前些日子不知是谁传来的消息,有人自黄河中捞起一些稀世宝物——镜子,与寻常镜子不同,这镜子光可鉴人,镜中世界与现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