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六章 小毛奇(第2/3页)  重生美利坚之帝国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问题很尖锐,但不难回答。亨利可以断定德国总参谋部对此进行过无数次兵棋推演。

    小毛奇眼中闪过一道精光,面前的年轻人很精明,或者说美国人对欧洲一直很关注,现在是寻求答案吗?“亨利先生,我们总参谋部认为,我们可以轻松击败法国,时间不超过8个月。”小毛奇在这里把时间放宽裕了。因为1871年的普法战争不过才是从7月14日进行到9月4日,时间不过是50天(拿破仑三世在9月2日投降)。

    “那么,小毛奇阁下,您有没有注意到速射武器的使用呢?”亨利不等小毛奇接话,直接说:“上一次战争是1871年,速射武器还没有被重视,如今,机枪在德国军队里已经成为基本配置了吧?那么,面对机枪的射击,以重兵集团的集群冲锋来说,面对机枪还有多少效果?恐怕唯一的效果就是获得惨重的伤亡。”

    小毛奇也知道这一点,重机枪的配置还是他提议的呢,又怎么可能不了解这一点。

    “因此,德国是不是要考虑万一不能速战速决,会面临的局面呢?古老的华夏曾经有一句军事方面的名言,叫做为虑胜先虑败。总参谋部应该有针对各种不同局面的推演吧?能告诉我最悲观的那一种吗?”亨利很不客气。

    “有的。”小毛奇其实也对亨利的话感到不舒服,凭德军的战斗力,考虑战败的可能确实很憋屈,但亨利的话又没毛病,一个国家的总参谋部怎么可能不研究最悲观的前景呢,即使小毛奇坚信德军所向无敌也不行的啊。“我们最悲观的前景是陆地上不能迫使法国投降,而海战不能击败英国大舰队。”

    “好的。我的问题就和这个前景有关。我想知道的是,在料敌从宽的前提下,德国考虑过被长时间封锁进口渠道以及长期战争情况下,国内物资的供给能坚持多长时间?”

    “我们估计国内物资可以坚持两年。”小毛奇不知道亨利问这个问题的用意是什么,难道美国人为了加入德奥同盟国,在进行评估?

    “好的。我的问题没有了。”亨利很满意小毛奇的坦诚,其实这个数据亨利早就因为金手指的存在而记得清清楚楚。“阁下,按您的答案,如果战争持续到第三年,德国就会陷入物资短缺的困境,而到了第四年,德国有可能因此而陷入崩溃的边缘。对吗?”

    “没错!”小毛奇很郁闷,真是不想承认这个答案是从自己嘴里说出来的。

    “那么德国考虑过以什么方式或者渠道去补充第三年或者第四年的供给不足呢?”

    “?.......”小毛奇还真不好回答这个问题,能说没钱吗?现在德国的财政收入都投入到海军和陆军的扩张上了,哪里有额外的钱投入到更多的地方!难道亨利要说的就是这里?

    “想过用土地换物资吗?”

    小毛奇脑子里“轰”的一下,震惊之下站了起来。“你说什么?土地换物资?用哪里的土地?”

    亨利的建议实际上是很有建设性的。从小毛奇担任总参谋长开始,就对欧战进行了多次推演,但不管哪次推演都证明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在战争取得胜利前是必然要丢掉的,不存在侥幸。而亨利也不可能提出用德国本土或者德国在欧洲的占领区换物资这种不靠谱的建议,能用的只能是海外殖民地!而且最有可能的是亚洲的德国殖民地!这就很有操作性了。

    果然不出小毛奇的所料,亨利提出的地点就是德国的亚洲殖民地:青岛和马里亚纳、萨摩亚。这些地方都是远离德国,支援困难,而且地域狭小,纵深太浅,布置在那里的德军很容易被击败。即使德国经营最好的青岛也一样,面对英国的亚洲小弟日本,德国能派过去多少军队?多少都不够使得!后世一战开战前,威廉二世就打算把青岛永无偿交还华夏的名义杜绝协约国的进攻,结果被日本给gg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