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Chapter69嫌隙渐生13(第2/3页)  但求常相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有效的手段。

    孟琮沅只不过是在最后的时刻舍弃了姜家,在最关键的时候把姜氏那些软骨头副将们都拖下水。他早就有他的立场,这样做也是最合适的选择,但他心里还是难受,又很替父亲不值。

    那些副将做了什么,这又关父亲什么事,还有那什么土地,他们姜家又不是第一家这样做,也不是第一天这么做,父亲在世时,连皇帝也不会多说一句,现在死了,各路跳梁小丑就开始掀风起浪,还搞什么十大罪,不过是人走茶凉,落井下石罢了。总归,是他不够强,支撑不了局面。

    最后,姜晏又问,“你说,这世上到底还有没有公理。”

    也许,如孟琮沅常说的,本就是弱肉强食,弱者,有什么资格要求公平和公理呢。现在的他,就是一个让人轻视的弱者。

    昭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却只能回答,“我希望有,也相信,会有的。”

    就像班青师姐父亲与叔叔的那件事情,牵扯了皇后,两位妃子,还有三位皇子,最后只是给班若怀平反,惩治班氏夫妇,至于其他与皇帝有亲密关系的人----这真算不上是什么公理。

    这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昭之突然想起师傅以前说过的话,战争,政治,权力,还有欲望,最终的目的必须是以百姓为重,以百姓的利益为先。如果做不到这些,私欲过大就会失了本心,最后受伤的可能是百姓。是以,他们祁山一脉,所有人出世入仕,都是以这一点为基准的。

    翌日,在书房看了文书,便上了一趟班府,还是门户紧闭,班青大概也走了吧。昭之心里担心,也没办法。

    很快就到了除夕,顾繇没出门,父女两个下了半天棋,昭之输得一败涂地,管家带着一个人过来,昭之抬眼一看,那人正是姜晏。没想到姜晏和父亲的关系倒是挺好,他在长辈面前倒是收起了无礼和傲慢,和平时很不一样,倒有些翩翩世公子的气度了。

    昭之看他们下棋,没想到姜晏脑子那么灵活,虽然还是败多胜少,但比起昭之这个百战百输的人来说,棋艺高了她不少。

    随后二人坐在屋里看顾繇写桃符,他平素面目刻板严肃,今日面容温和周身多了些疏阔之气,倒是有几分传说中大儒名士的风姿。

    父亲又邀他留下来,姜晏一点不客气应下来。顾府人丁稀少,就算来了个姜晏增添了些气氛还是显得冷清,于是昭之干脆安排所有下人一起上座,总算把两个饭桌全都填满了。

    吃过年夜饭,大家开始封红包相互拜年讨个吉利,很是闹了一会儿,顾繇饮了一些酒便早早回房去了,下人们便收拾收拾找自己的乐子去了。

    昭之和姜晏裹着毯子跑到屋顶去,往上看,月华如水,火树银花不断的点亮夜幕,焰火纷纷乱落如雨,那是人们虔诚的祈求和对来年真诚的祝福。往下看,热闹的爆竹之声响彻整个京城,爆竹声中仿佛还带着不断的欢声笑语,纷纷入耳。蔼蔼繁华地,一望无垠浩瀚的万家灯火,星桥银河大抵便是如此了。脚下庭院里,几株红梅开得正盛,暗香拂面而来,让人心生欢喜。

    以前在祁山上,过年也不过是简简单单吃顿饭意思意思,其他的便没了,各做各的事。第一次这样,别有一番滋味。

    昭之突然兴致冲冲的对姜晏笑,“我听说,京城有一条护城河,可以去那里放河灯许愿,要不咱们去放河灯。”

    姜晏皱眉,没好气看她,“你又被人诓了,一般来说,只有在中元节之夜才会放河灯,而且放河灯是为了祭神祭祖,还许愿,蠢死了。”

    昭之吐着舌头,“我以前在书上看的也是中元节放河灯,我以为不同地方风俗还是有不一样的,不过这也就是讨个吉利,你这么计较干嘛。”

    姜晏眼光一闪,对昭之笑,“不如我们来做祈愿灯,祈愿灯也是专门许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