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Chapter27海阔天空2(第2/3页)  但求常相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两人关系日渐亲密。自从病彻底好以后,昭之脑筋灵活不少,身体也越来越轻便,武艺精进不少,已经可以陪师姐走上百招了,师姐常常夸她聪明,就连功课也进步良多,师傅也有点和颜悦色起来。

    然而,只有她自己知道,她热情烈火烹油似的高昂,已然陷入癫狂状态,无法停歇的看书,背兵法,练武,只有累到极致,才能一觉睡到天亮。三个多月已经过去,手腕上褪不掉的镯子无时不刻的提醒着她,思念细若游丝仿若攀爬在她的骨血里,无法抑制。

    幸好这样的日子持续不久,师兄回来了,师兄这次是真的很匆忙,匆匆的回来找她,说隔天就要走。昭之不得已匆匆的去找师傅辞行,师傅没说什么便答应了。去找师叔,师叔已经离开,她留下书信一封。

    师姐帮她收拾行李,反复叮嘱,昭之见她心神不宁,目光几次落在门口,便好心提示,“师兄说明天一早过来接我,已经走了,你不去和他告别一下吗?”时芊芊每天一早就要去易和正殿打理大小事务,现在不去告别就没机会了,她听完昭之的话,拍拍她的肩膀红着脸出门了。

    昭之心里压抑不住的喜悦,从此以后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了。

    连续两个多月,白天他们一路快马往西行,夜里找一间顺眼的客栈投宿。这一路上,昭之身着男装扮成一个男子模样,俨然是一个清秀少年。池钟溯在脸上抹了点药粉,遮掩出尘之姿,对外皆称兄弟二人。只有她和师兄,她什么都不用担心,师兄全部都安排好,她放心的跟着他就好了。

    虽然一路快马,昭之从未这么恣意洒脱,对周遭一切都好奇不已兴致不减,一路上问个不停,池钟溯也是极有耐心给她讲解人情世故,民间风俗,各种稀罕的物件儿。昭之在书卷里也看过一些,但是没想到在眼前真真遇到的时候,是那么的有趣。

    她就是个初出茅庐的小孩,对什么都好奇不已,短短数月的经历比祁山上几十年见的市面都多,越看越高兴,把祁山上那些难受不安都抛在脑后。池钟溯见她心情大好,便开始主动介绍,一路上路过的风景古迹、名胜典故他全都了然于胸,讲起来妙语连珠,昭之听得兴致勃勃,心里对师兄的敬仰又多出几重。

    在祁山他只知道他聪颖慧黠,霁月光风,性情温润如玉虚怀若谷,不像墨阳那般锋芒毕露咄咄逼人。无论是文学武学、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就说下棋和作画,师傅都甘拜下风。他的功课策论师傅也是赞赏不已,常常被拿来作为典范让其他弟子瞻仰学习。

    那时的他,更像是一个画中人,缺了点真实感,然而下山之后,才发现他的优点简直多如牛毛,不但满腹经纶,博古通今,对事对物都能评点一二,且见解颇为独特。最重要的是,他广结善缘、古道热肠,几乎每到一个小镇总有人笑着和他打招呼。有时候投宿客栈,晚上他便呼朋引伴的和旧友把酒言欢笑语晏晏,昭之便也认识了一些他的好友,江湖侠客,文人墨客,小商小贩,各色人物,也是相当有趣。有时昭之疲于奔走,便躲在房里不愿出门,好几次她晚睡都碰到他带着酒气回房。

    越往西行,人迹逐渐荒芜,地境越来越偏僻,天气也越来越冷,偶尔还要风餐露宿,池钟溯雇了一辆马车,白天他们轮换驾驶马车,晚上的时候她也可以睡在马车里。

    池家在前朝也是大家族,后来不知道因为什么退出了朝堂。但传承百年的大家族,百足之虫,子孙遍布各地,在各地也有自己的产业和良田,于是乎做起了南来北往的游商。到池钟溯这一代,他们来往于中原与西域周边的小国之间,将中原的丝绸、茶叶、药品等手工艺品带到其他国家换当地特色的金银、珠宝、药物、奇禽异兽、香料、竹布等商品。

    这天,池钟溯告诉她,他们即将赶上商队,赶上商队以后,他们就要出靖国国土了。再往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