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章 解决的方案(第1/3页)  重卡雄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仲玉华又和林焕海讨论了一些注意事项,特别提到,这七吨重卡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必须具备在高寒高海拨地域连续遂行任务的超极限能力,就这一点,就极不简单。

    林焕海进去时满面笑容,出来时已经是满面愁容,他手上拿着红头文件和订单,却无论如何也兴奋不起来,沉重的压力感扑面而来。

    林超涵自己也是满腹心事,回招待所的路上两人都一声不吭。只有王文剑在旁边唠叼,他还喜滋滋地算了一下,这次拿到的订单足够厂里忙活大半年了。他对技术不太懂行,只能看得懂订单,这份传统重卡的订单,是部队为了给西汽续命勉强下达的任务。

    林焕海左思右想,又觉着西汽要在一年内完成研发到制造的任务实在是无法完成,光是前期研究,画图纸就需要两三个月,然后后面做工艺定型又需要一段漫长的时间,没大半年是没戏的了,还不说中间有可能碰到各种难题耽搁的时间,再到车间锻造、零配件配套等等,这是一个极其浩大的工程。莫说一年,能三年内制造出来已经是西汽的奇迹了,可是现在已经是别无选择了。

    不做,西汽一年后就得关门,做了,也是一年后要关门。仔细一想,左右都是条死路啊。

    在这种糟糕的心情下,林焕海也确实没有心情顾虑未来的儿媳妇了。他实干多年,可不会像林超涵那样想的那么简单。这中间的门道太多,实在是数都数不过来,莫说他还面临着许多的内部阻力,刚刚上任不久,厂里的各种改革他也耽误不起,偏偏还有各种明枪暗箭,让他烦不胜烦。

    他无意识地问了一句林超涵,“我们怎么能缩短这个研发时间呢?”

    林超涵随口回答了一句,“跟国外学啊,我在杂志上看到说成熟的国外汽车制造企业,六个月就能设计出一款汽车,一年就能批量生产呢,据说最顶级的设计,能达到十个月就能完成设计投入生产。”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林焕海瞟了一眼自己的儿子,心道,“这小子关键时刻还能抖点小机灵啊。”

    “那你说说,怎么跟国外学习呢?”林焕海接着问。

    林超涵说,“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就那么简单了,首先得有标准化,咱们5吨重卡总装的时候很多零件都不通用,不是加工精度不够就是设计变更,明明长得一模一样就是装不上,这就是没标准化,而且很多通用件完全可以设计成一样的嘛,一通用就简单多了。另外啊,国外已经有公司在提模块化设计思想了,各大总成都按照统一安装标准和技术参数设计成“标准件”,整车布置设计的时候直接对接上去就好了,跟堆积木一样,速度当然很快了,咱们萨森体系我大概看过,精髓就是德国人那一套标准化,所有零件编号都比咱们科学的多,而且纯数字编号很适合计算机处理,不过咱们到现在连个4八6都没有,暂时用不上。不过要说起来咱们除了设计上太慢,最主要的还是生产效率太低,人工摇床子精度跟不上,重复精度又差,也没法搞标准化,国外早都用上数控机床了,唉……要能引进数控加工机床这样的设备,其难度很高,别人都是当看家宝贝一样珍藏着,再加上西方的禁运措施,我们没有机会引进了。”

    林焕海听完,倒是双眼放出了光芒,“谁说就一定没有机会呢?只要有利可图,我不信外国人不做生意。”说着,竟然嘿嘿笑出了声。

    林超涵毕竟还是年轻,对很多事情不是太明白,他有点困惑地看了看林焕海,没有接话。

    林焕海脑中在不断地盘算着一些计划,对他这个年龄来说,早已经看穿很多世界运行的规则,只要敢干,没有干不成的事,虽然其中也蕴藏着极大的不确定,但这未必不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对了,”林焕海说,“下午我还要去拜访一下葛副部长,关于西汽的发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