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卷结束感慨(第1/2页)  我和爷爷以及外公一起抗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小时候我被爷爷带到老人娱乐中心,因为和我爷爷一起的都是抗战老兵,因此听过一些抗日的事迹,然后那时就曾经萌发过想写一些抗日的东西,可是一直没有时间,又慑于河蟹巨兽便是一直拖了好久才动笔。

    后来我又是逛“关爱老兵论坛”,还有一些抗日的贴吧,也看了不少抗日的内容。

    于是我便根据一些老兵的回忆录,老兵的纪录片,还有小时听过的一些内容,包括看了关于淞沪会战的纪录片就有好几种了,然后我又特意在淘宝网购了由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所编写的关于淞沪会战的历史资料,当然有《桂军与淞沪抗战》,《川军与淞沪抗战》、《湘军与淞沪抗战》。

    所以我也是看了三遍,故要是看过这些历史资料的朋友应该也觉得我第一卷铁血淞沪中的内容是这些书中所有的吧,只是有些我经过了艺术加工。

    还得百度去搜索,每一个人物,每一战都是花费许多的时间来搜索,来对比验证。

    说真的,写铁血淞沪这一卷很多的时间都是花费在查找资料,求证资料之中。有些不能确定的,我都不愿写进去。

    至于历史人物的名字没有写出来,只能官职之类来代替,因为编辑说过,要尽量避免出现真名,地方的能避免就避免。于是南京,我就取历史上的曾用名字金陵。像长沙又称星城,也以星城来代替。

    李宗仁就以李长官来代替,而廖磊更多的时候是以廖司令来写,包括李品仙也以李副总司令来代替。不过会点明他的官职,如唐司令就是国都卫戍司令也就是历史上的唐生智。

    以前我写历史比如说扬州十日之类的,被遮蔽,改文经历不少,已经怕了。还是悠着点吧。

    有读者说我第一卷写抗日太惨烈了,见到中国军人虽然壮烈,可是太惨了很压抑。

    没办法,因为这些都是诸如此类的淞沪抗战资料中所记载有的。并且我在听老兵的叙说中,也是淞沪之战中太惨了,尤其是有了网络后,更是逛各种抗战的论坛也是知道真的惨!我只是竭尽所能地在文中还原我们的先辈用血肉之躯,惨烈地抵抗日军。

    最重要的是我也想记录我们的先辈是多么地英勇无畏,是他们不惧一切,以血肉之躯筑成了中国的长城,以保住了中国不亡,所以我宁愿是“扑街得没人同”,也想把历史上这些惨烈的一幕幕给全部忠实地写入我的小说之中。

    中央军的德械部队几乎都拼光了,很多军队往往一投入战场很快就被吞噬一净,还有一些回忆录和纪录片中所说的,一个连一个营成建制的投入战斗,可能十分钟不到就全打没了。

    历史就是这样,要是鬼子真如一些抗日神剧中那样的蠢,何必要打14年呢?真是鬼子如猪都不如,这么差劲,如影视剧中,“手撕鬼子”“小孩用弹弓杀鬼子”“美国空军的黑人冒充鬼子不被发现”,“包子”我们的先辈还用抗战14年,那是对先烈的污辱!

    人活在世上最起码是要留下痕迹,正如“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这些抗战老兵就算没有留下名字,可他们曾经的事迹,最起码也得留下来。

    只是因为我的笔力不足,或许写得并不够好,可尽力了。

    至于刘大明一家小人物家里的情况变化,担心远在淞沪抗战的亲人,我也是听老人所说,发生在抗战家属中的事,当然也有我家的情况一起综合起来写的。

    比如说刘大明刚刚成亲就去参军,我爷爷也是因为要去参军,曾祖父匆匆地让爷爷和奶奶成亲,因为一直没有音讯,都以为他阵亡了。我曾祖母卧病在床一直念着我爷爷,包括后来曾祖父病逝,都是心心念着爷爷。我爷爷都因参军北上抗战不能回来尽孝。自古忠孝两难全。

    尤其是淞沪死得这么惨,21集团军65000人损失了超过五分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