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7、借刀(第1/3页)  明末巨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感谢书友kill、极品人、6275、风火武士、柔之虎的推荐票)

    想到马丁居然敢不自量力打袁紫冰的主意,委实可恶,丁启桢决定略施小计,给他点颜色看看。

    依着大明律,盔甲和弓箭属于军用武器,民间一律不得制造、藏匿和销售,否则视为谋反,满门抄斩,甚或株连九族。

    奇葩的是,各种刀枪剑戟乃至火绳枪、三眼铳、燧发枪等火器,私人却可以合法拥有。

    这样看来,马氏工坊即便确实在制造钢刀和火铳也不违法。

    不过,违法不违法,这不是马丁说了算数的,官字两张口,要找个借口查封还不容易?

    丁启桢就是要拿工坊开刀。不过他不打算自己动手,他要借刀杀人。

    他先去拜会了知府大人。现任知府名叫王猷,刚上任不久。

    要说当今这个崇祯爷,还真是个奇葩,不但朝堂之上的首辅走马灯似的换个不停,就连一个泉城知府也不放过,一口气连换了7任。

    王猷王知府是堂堂正四品官员,相当于后世的市高官兼市长,而丁启桢只不过是正七品的翰林编修,但是他却可以随时去见知府大人,而不必担心对方端架子。

    不提丁启桢的显赫家世,单只他本身就天资聪颖,才华横溢,在东南地区的读书人中名气很大,对于这样的人,即便没有举人功名,地方官员通常也都会优渥相待,绝对不会有丝毫怠慢,否则就会落一个骄横跋扈、轻慢士人的风评。

    更何况丁启桢身为天启皇帝钦点的探花郎,可谓是天子门生,他的坐师又是曾为内阁首辅的叶向高,更让人不敢轻视。

    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眼下是崇祯帝即位,但也绝对不会无视像丁启桢这样出色的人才。

    事实上,若非丁忧在家,丁启桢的仕途必然也是一帆风顺。

    丁启桢眼下虽然暂时远离了京城的权力中心,不过等他三年期满复出之后,谁人敢说他不会一飞冲天?

    知府衙门对于丁启桢而言,可谓轻车熟路,他经常去拜会王知府,二人关系密切,甚为熟稔。他的宅子又是在泮宫附近,离府衙不到一里路,走路也就一盏茶的工夫。

    丁启桢照例走的侧门,王知府早就告知过门子,丁三公子来访不必通禀,直接请他进来就好。因此他和往常一样,向两个门子微微点头致意,径直往里走去。

    知府衙门的门房,见到的通常就是两种人:一种是有求于知府大人的寻常商人之类,对于门子又是点头哈腰,又是递上红包,极尽阿谀奉承,只求他们能帮忙通禀一声;一种是有点身份地位的官员或缙绅,这回轮到门子对他们点头哈腰,不过这些人多是趾高气扬,不屑一顾。

    如三公子这般温文尔雅,对门房也彬彬有礼,并且极为自然地向他们微笑致意的人,门子从未见过第二人。

    内中一个新来的门子,望着三公子挺拔俊秀的背影,问另外一个人:“这人是谁?好生奇怪!”

    那人忙做个噤声的手势,低声说道:“不要乱说话,此人乃是鼎鼎大名的丁三公子。”

    新来的门子露出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三公子的大名早就如雷贯耳,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丁启桢熟门熟路地穿堂过院,正好遇到王猷门下的一个清客,便拱手问道:“府尊大人何在?”

    清客一见是三公子,忙不迭地躬身行礼,回道:“大人正在书房。”

    丁启桢又问:“可有客人?”

    清客道:“方才熊抚台差人面见大人,前晌已经走了。”

    丁启桢暗想:熊巡抚正与中左所的郑一官打得火热,眼见招安已成定局,不知此时叫人来泉城府作甚?

    他一路走到书房门口,早有家人看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