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4章(第2/3页)  三国水浒群英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连一个提亲之人也没有。月英却不以为然,还说非当世人杰不嫁,否则宁可……。”讲到此处,黄承彦一声苦笑。封公玖在旁也笑道:“月英从小心高气傲,脾气比男子还倔。”

    黄承彦说道:“我正愁月英婚嫁之事,方巧孔明此时来我府中与我研习阵法战策。月英遇到孔明一见倾心,誓言今生非孔明不嫁。我心里愁闷,想那孔明丰神俊朗才高八斗,月英如何匹配得上?可为人父母者谁愿看儿女受苦煎熬,老夫只好厚着脸皮和孔明提亲。谁知孔明听闻,居然满口应允,倒是出乎我的意料。”黄承彦说罢,众人哈哈大笑。

    黄承彦同刘备对饮了一杯,说道:“孔明跟月英完婚后,二人夫唱妇随,相敬如宾。我欢喜的很,又向刘表给孔明讨了官职,然孔明言说年轻力微才疏学浅,推辞不受。后刘表亲自登门拜请,孔明无奈只得搬往隆中隐居山林。”

    刘备摇头叹息,说道:“如此大贤岂可遁世远避,憾负所学!恳请黄老先生代为引荐,备愿亲赴隆中与诸葛先生一会。”

    黄承彦忙道:“非我不与皇叔引荐,前日讲的清楚,孔明年少时便有兴汉室救苍生的大志,但其善观天象,常道天时不利不可与之争,故而避世不出。”

    刘备气道:“事在人为,怎能因几颗星星就灰心丧气壮志消磨。孔子曰:明知不可而为之,君子也。诸葛先生世间大才,怎连这般道理都不明白。”

    黄承彦、庞德公、封公玖三人见刘备有气,好言解劝。刘备再三恳求,黄承彦推脱不掉,万般无奈之下只得说道:“皇叔乃一代明主,孔明若能辅佐皇叔成就霸业也不枉活这一世。老夫作书信一封,皇叔可持此信去隆中寻访孔明。至于卧龙肯否出山,全凭皇叔的造化了。”

    刘备喜出望外,令仆役取来纸笔,黄承彦片刻之功写好书信交于刘备。众人重新入席,刘备兴致高涨直喝的酩酊大醉,酒宴方散。

    次日一早刘备酒醒,召关羽、张飞、赵云、陈到、宋江等人前来议事,言说欲往隆中拜请卧龙。宋江闻听,极力赞成。唯关羽、张飞不喜。关羽说道:“诸葛亮之名送别徐元直时关某头回听闻,此人如真有翻天覆地的本事怎会时至今日仍籍籍无名?”

    刘备说道:“二弟,诸葛亮雅号卧龙,黄承彦三位老先生曾与我纵论当今世间奇才,推其为首位,想来定是非凡之人。”

    关羽想了想,说道:“即是如此,兄长也不必亲往,我等兄弟替兄长走一遭便可。”

    关羽说完,张飞说道:“二哥说的对,不过一个山野村夫,何须兄长亲自去请。只教几个军卒前去,绑来就是。”

    刘备正欲发作,宋江说道:“关、张二位将军有所不知,诸葛亮字孔明,此人确有经天纬地之才,神鬼莫测之机,实乃大贤!”

    刘备奇道:“先生也知晓此人?”

    宋江无法明言,说道:“我也是偶然听人讲过此人,诸葛亮非寻常人等,皇叔当需礼数周到,万不能轻慢。”

    刘备点头说道:“先生言之有理,我自亲往。”

    张飞在旁不住劝阻,刘备怒道:“你和云长留在新野把守城池,我自与他人前去。”

    张飞见刘备动怒,不敢复言。刘备命赵云、陈到准备礼物,带十名白毦卫士跟随,宋江亦和戴宗、时迁同往。

    隆中相距新野不足百里,刘备马快,只一个时辰已到隆中。时迁寻一农夫问清卧龙冈所在,众人策马而行,遥看山清水秀,荷锄耕于田野,好一处安静之地。

    行不多时众人来至卧龙冈,只见冈上苍松翠柏古树参天,冈下林影掩映中有一农庄,庄子虽不大但却清新雅致。刘备知此是卧龙居所,下马轻叩柴门。一童子推门而出,问道:“你们是什么人,来此何事?”

    刘备正色道:“在下新野刘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