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回 梁婷婉据理陈词 天宁城百姓欢庆(第1/3页)  天子山传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且说梁婷婉听说父亲呼唤,虽然心中有些不安,但还是急忙前往厅房。

    梁婷婉来到厅房,见父亲正在厅房里左右踱步,显得非常焦急。

    梁忠祖一见梁婷婉,急急说道:“女儿啊,有件事情不好。”接着,他说出了那件“不好”之事。

    原来,朝廷派了一位差官,日夜兼程,今天一早赶到天宁府。差官持兵符前来。差官说了,朝廷与西戎国的战事吃紧,所以,要梁忠祖将守城所有将士,交给巫从海率领,西去参战。

    梁婷婉一听,父亲不是询问昨晚之事,心中坦然下来。

    梁忠祖继续说道:“朝廷差官持有兵符,为父的不得不将守城一万将士交出。将士一去,城中剩下的只有那些文官幕僚,城池何守?光用老百姓守城,肯定不行。我刚才召集文官幕僚商量,他们面面相觑,毫无主张。现在,城中唯有女儿你招募的两百女兵,可以征战。但是,区区两百女兵,怎么能与覃家军抗衡?为父的想过,弃城而走,可是如果那样,于上对不起朝廷,于下愧对老百姓。所以,只有守住城池。唤女儿前来,是想问问,守住城池,女儿有无良策?”

    梁婷婉似略沉思,然后说道:“父亲,若要保住城池,孩儿倒是有一个办法。”

    梁忠祖一听此言,急切问道:“什么办法,快快说与为父听听。”

    梁婷婉说:“父亲,孩儿说的如有不妥,请父亲不要责怪。”梁忠祖道:“为父的现在无法可施,你想办法,为父求之不得,哪能责怪。就是有点不妥,可以再行商量。”

    梁婷婉鼓足勇气,准备说了,刚想开言,脸却红了起来。稍停一会,梁婷婉低头含羞说道:“父亲,可不可以这样,将女儿嫁给覃忽,梁家与覃家军结为秦晋之好,城池岂不是保住了嘛。”说到这儿,梁婷婉抬起头,再次鼓起勇气,看着父亲,意切求准。

    梁忠祖听了女儿之话,不禁一愣,须臾方才开言:“我儿,此法确实不妥。战事拟应刀兵相见,哪有嫁女求和的道理。”

    梁婷婉说道:“父亲,听儿一语。其实,联姻求和,从古有之。汉朝的‘昭君和番’,代代传为佳话。”

    梁忠祖说:“梁家三代为官。你是当朝封疆大吏之女,岂能出嫁求和?”

    梁婷婉辩道:“自古以来,不少朝代,都有皇族公主、王公大臣之女,出嫁求和,我为什么不能?”

    梁忠祖说道:“那是为了邦邻之间平息战争,以利和平相处而联姻的。”

    梁婷婉说:“为了平息战争,嫁给胡人都可以。我嫁给覃忽,也是为了平息战争。覃忽还是华夏民族,为什么不可以嫁给他呢?”

    梁忠祖不语。

    这时,梁婷婉说了:“父亲,那次师父送我回来,临别之时,赐我一句偈语,父亲还记得吗?”

    梁忠祖说道:“记得,那偈语是,你‘遇箭而缘’。所以,为父的将那支从天而降的神箭交你收藏。”

    梁婷婉说:“那支箭,您给了我,我很感谢父亲。父亲可否知道,这支箭是谁的吗?”

    梁忠祖说道:“此箭自天而降,为父的怎能知道箭是谁的。”

    梁婷婉说:“父亲啊,这支箭就是覃忽的。”

    说到这里,梁婷婉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把昨晚之事,原原本本告诉了父亲。只是没有提及玄尊星君说覃忽可做皇帝一事,因为那会惹出“大逆不道”的罪名,引来“杀身之祸”。

    梁忠祖听完梁婷婉所述情况,半响没有说话,但他心中却在想:覃忽这个人,原来听说了,这次在战场上,又见过两次,确实非等闲人物,武艺超群,相貌出众,可配女儿。

    梁忠祖是个开明之人,女儿昨夜之举,虽然事先没有告诉自己,但是事出有因,且无谬误。自己干脆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