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回 不接诏书远逃亡 大赦归途遇剪径(第2/4页)  天子山传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钦差回到朝廷,如实呈奏。皇帝听了,龙颜大怒,追责钦差,将其降为五品;随即命人撰拟布告,画影图形,昭示州县,缉拿覃忽。

    话分两头。却说刘山追赶覃忽,赶了一段路,见家人回去已久,便喊道:“小叔师父,不要跑了,他们已经看不见我们,我们歇歇吧。”原来,那天覃忽讲了想法之后,里长为覃忽父子支了一招,于是,覃员外父子演了这一出戏。不想,族长不知就里,插了一脚,于是这一出戏就演得更为逼真,使得钦差深信不疑。里长告诉覃忽,演了这一出戏,再躲上一月两月,回来就没有事了。且说覃忽正跑间,听到刘山喊声,就停下脚步,哈哈大笑道:“这下子,黄帝老儿把我没有办法了。”

    不一日,覃忽与刘山,主仆二人来到县城。刚到县城门口,只见这里围了一大群人。刘山拨开人群,进入里面一看,原来城墙上贴有一张布告,仔细一瞧,大事不好,原来是缉拿小主人覃忽的布告。布告上,详细写明了覃忽的藉贯、年龄等等。可喜的是,所绘形影不像,覃忽本是一位相貌英俊的青年,却画成了一个满脸横肉的彪形大汉。刘山急忙钻出人群,把覃忽拉到一边,悄悄地如此这般告诉了小主人一番。覃忽笑道:“呵呵,黄帝老儿还是把我没得法,照此图形,谁能认得我。”稍停,覃忽又道:“刘山,看来我们是回去不成了。我还得改名换姓。另外,盘缠带得少了点,这倒是个难事。”刘山说:“不难,我们可以给人家做工,主人家少不得管饭,还有工钱。”覃忽叹道:“唉,可是我没有做过工。”刘山说:“小叔师父,以前你教我习武认字,现在我就教你做工种地,怎么样?”覃忽没有作声。刘山见覃忽没有作声,觉得自己失言,便改口道:“其实呢,也用不着你去做工,我一个人做工,大概可以养活两个人的。”覃忽说:“我不用你养活,我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饭。”

    论本事,覃忽的武艺高强,若去打家劫舍,谁人能敌?可是,覃忽生于礼义人家,不会有这个念头。刘山已到覃家多日,亦受其家影响,也再不会去做剪径勾当。唯一生机,只有做工了。于是,主仆二人,隐姓埋名,越县过府,走乡串村,做工揽活,度日糊口。就这样,转眼过去三年。在这三年里,他们不免风餐露宿,忍饥挨饿,吃了不少苦头。

    一日,刘山出去找活路,覃忽正躺在破瓦窑里等着,忽然,刘山匆匆赶回,还在瓦窑外面,就高声叫道:“小叔师父,快起来,喜事到了。”覃忽急忙起身,刘山早已钻进瓦窑。只见他喜形于色,高兴地说:“小叔师父,我们可以回家了。”

    原来,朝廷里老皇帝崩驾,新皇帝登基,布告大赦天下。覃忽听了,绰起齐眉棍,走出窑外。刘山提了朴刀,跟了出来。覃忽这时长长舒了一口气,说:“我们是应该回家了。”

    主仆二人,行了十日,这天中午,他们来到一处山口。好个险要山口。只见那:悬崖峭壁一线天,怪石峥嵘挡路边。林间飞鸟难见影,山中猕猴愁攀援。刘山见这山口如此险要,便说:“此处是剪径之人出没的地方。”覃忽笑道:“这是不是你剪径得来的经验。”刘山说:“小叔师父,莫提我过去的那件丑事了,我不好意思。我哪有什么剪径经验呢。我不过是看这里地势险要,强人在此,便于藏匿。我这样说说,是为了提高警惕而已。”刘山的话刚一落音,只听山口里面,喊杀之声大起。覃忽道:“你的推断不错啊,果有强人出没。我们前去看看。”

    两人向前不到一里之地,就见十几个人在那里厮杀。覃忽仔细一瞧,看出来了,原来是一队客商被七个强人围住。三个骑着马的强人,与一个乘马的年轻人,相互厮杀着。年轻人端的好武艺,一把长刀,敌住三人,全无惧怯。另有四个徒步强人,在抢客商货物。四个挑夫显然不是四个强人的对手。乘马年轻人见货物将被抢去,只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