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四章 洗脑的班会课 下(第1/2页)  不称职卧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介绍完前线的文人骚客们,面临着多么恐怖的生存危机之后,这位说辞一番接过一番的唐儒马老师也是非常认真的介绍起了讲武堂打破数百年教育系统规划,建立起这号称培养全才的策堂的原因所在。

    “为了让咱们的文人谋客们,在前线为战机处心积虑的同时,能够自保安全,所以!有了讲武堂策堂——策堂的存在,就是为了培养出文武双全的人才,在座的各位,在未来策堂的学习过程中,文者,将接受最严格的武科学习,弥补武科的不足;武者,也将接受讲武堂最全面的战术谋略培养,在光荣毕业的那天,成为一位有勇有谋的‘万人敌’!在座各位,未来都将成为,华夏大陆最顶尖的全才存在!”

    听着唐儒马老师又一番的洗脑言辞后,学生们再次精神高潮了。

    这次,欧阳不悔也是蛮激动的握紧了双拳的说,毕竟,谁没有一个“无敌”的梦想呢?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着“脚踩山河,顶天立地,视万物为刍狗”的理想国!

    只是,很多人随着成长,成熟,正视了自己与理想国的距离是多么的遥不可及后,这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在正视自己的同时,逐渐的向往一些触手可及,或是不再遥远的目标罢。

    只是,如策堂甲班一股清流一般的薛浩然,在唐儒马这么两番如“心灵毒药”一般的激昂慷慨陈词之后,却依旧是并不为之所动。

    因为,对于大商帝国与大汉帝国逐渐对于全才的重视,薛浩然早就在自己义父宋远星那里得到了更加直观,更加确切的答案了!

    无奈于信息不对称性,大商帝国只能继续将谋士们留在一线,并开始培养谋士们习武,让他们尽可能的有自保能力,甚至能够混入军队的武者队伍当中,迷惑那些自杀式突袭的部队,让敌军失去目标。

    当然了,这个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

    毕竟,大商帝国文人墨客众多,武者反而没有大汉帝国那般人多如麻的原因,就是因为大商帝国没有像大汉那种“崇尚武艺”的狂热氛围。

    一开始,文人谋士们都是抗拒的,在高傲的文人看来,习武那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群做的事,他们这些有着发达头脑的“高雅人群”,就应该将时间用于吟诗作赋,对酒当歌。

    所以,这个过程推进得非常的艰巨。

    无奈的大商帝国当朝者,也只能从未来的后备力量入手。

    毕竟,这些已经成型的文人谋士们,既然都这么抗拒的话,推进这个过程下去,反而会产生更加不好的后果,既然如此,还不如从娃娃抓起呢!毕竟,娃娃们可不会抗拒这些,甚至因为年纪小,思想纯粹,在文科武科上的学习进展都会比那些“老顽固”快得多。

    于是乎,大商帝国皇家军事学院的培养方向,事实上,就类似于策堂的教育方式,让学员们在开拓战术理论,开站战术实践的同时,让球员们一边习武,以此能够做到最简单的在战场上的自我保护作用。

    反正,也不寄望于这些帝国军事学院的“学院派”们,能够上战场当个“万人敌”什么的,只要上了战场,能够自我保护,不至于需要被别人保护,也就算是完成目标了。

    大商帝国对于武者的培养,一直都是放在战场上的,并不会像大宋帝国讲武堂一般,在课堂上培养武者呢。

    大商帝国的武者们,那可都是在军队中一步一步的滚摸打趴,杀出重围的,在浴血奋战中,接受着残酷的丛林法则检验,在优胜劣汰中留存下来的菁英。

    也因为如此,大商帝国这些实战派出身的武者们,对于大宋帝国学院派出身的武者们,那都是嗤之以鼻的,甚至还笑话着学院派武者们“银枪蜡烛头,中看不中用”,而学院派武者们也会反驳实战派武者们“莽夫一群”。

    当然了,这会儿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