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章 恶吏诡计(第1/2页)  三国之襄武大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韩盛叹气道:“刘度辽下了一道檄令,欲向吾郡百姓募粮。”

    刘和是上午才颁发的檄令,冯聪却是不知此事。他“噢”了声,说道:“刘度辽欲向百姓募粮?”

    “是也。”

    “额这这也不奇怪。经乌桓之乱,郡库缺粮,连流民都赈济不了,朝廷又应刺史之请,减免了本州一年的田租,郡里缺粮的窘况怕是至少还得延续一年。刘度辽入我郡不到三个月,先后两次用兵击贼,耗费的粮秣不少,而犹有今欲复二县,为了平定贼乱,也只能向百姓借粮了。”

    “是,是。话是如此说,可唉!本地的百姓也没粮啊!”

    冯聪不傻,虽然不知刘和颁发檄文之具体内容,可却也能猜出:韩盛所谓之“欲向吾郡百姓募粮”必实为是刘和欲向本地的豪强大户募粮,刘和是绝不可能向贫寒之家下手的。

    他看了眼韩盛,心道:“这定是刘度辽遣人去他家借粮了,他不肯出,所以来找我求助。”

    这冯聪虽是阉宦一党,不是一个清廉的能吏,可却也不是一个骄横的跋扈之人,平时他也就是收收贿赂,做些徇私舞弊之事,并没有主动残害过百姓,对刘和募粮击贼之举,他心底是颇为赞成的,沉吟了片刻,笑对韩盛说道:“韩公是想?”

    “盛斗胆,为吾郡百姓着想,想请冯公去见一见府君,恳求府君让刘度辽收回这道檄令。”

    冯聪说道:“这檄令已下,岂能收回?就算我去说,怕也无用啊。”

    “可方经边扰之苦,吾郡百姓确实”

    “这样吧?!韩公,要不我去找刘度辽说说,请他稍免些你家该出的谷粮,如何?”

    冯聪旁听过刘和“新政”,知道关外鲜卑c乌桓部落群盗确是上谷郡之大患,也知道一因民间缺粮之故c二因流民日多之故,明年春时恐怕会出现更多的盗寇,如不及早将其击灭,收复二县,形势必定会更加恶化,他虽无“为官一任c造福一方”的想法,却毕竟良心未泯,也做不到坐视不理,任贼患越演越烈,并且他对刘和有好感,也不想做这种在背后给刘和使绊子的事儿。

    就且不说冯聪若是去找刘和为韩盛说情,刘和会不会答应,只说韩盛听了此话就很不乐意——他是一粒米都不想出,冯聪说的却是请刘和“稍免些他家该出的米粮”。

    韩盛跪伏在地,心道:“如只是叫徐州儿稍免些他要我家出的谷粮,我何必找你!”

    他心中不满,嘴上愈发恭谨,说道,“深却非是为我韩氏一家,不瞒县君,杨氏等家也在被募粮之列。乌桓祸乱数月,抄掠郡县,此县君之所亲见,我等民家因小有家訾之故,受祸尤重,粮确是还剩存了一点,可小民等家却均宗族众多,这剩下的一点粮还不够自用,如何能再上缴郡府?”

    他叩头说道:“‘檄令已下,岂能收回’,此话说得甚是,是小民考虑不周。要不这样,小民愿与杨氏等家共写一道陈述实情的文书,只请县君帮小民等呈交给府君c刘度辽即可。此事过后,不论刘度辽是否会收回成令,小民等均有重谢奉与县君席前。”

    如只是一道文书,韩盛自己即可以呈交给太守陈颍,之所以让冯聪转呈,却还是想借用冯聪的背景,上借冯聪在朝中之靠山c下用韩杨诸家在地方之势,希望能以此促使刘和收回檄令。

    冯聪不傻,一听即知韩盛之意,为难地说道:“这?”

    他转顾段珏,以目示意,让他开口解围。

    冯聪这却是找错了人,段珏也是本县豪强,早就对刘和进行盐铁专卖侵夺自家之权不满,想报复刘和了,恶心恶心他。刚在听了韩盛说刘和打算向郡中强宗大姓募粮,他听入耳中,脸上没甚么表情的变化,心里早已是乐开了花,想道:“徐州儿不知天高地厚,自恃是故州伯之子c有些军功,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