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章 烦恼(第1/2页)  坤元之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二子看书看得头晕脑胀,不知道怎么吃了饭回的梅庄,记忆最深的就是一根手指大小的黑铁石约一两,而他要收回挖矿的成本要十斤,就是一百根手指,二子也不管自己的手指与前辈的手指是否一样大小,就对着手指不停比划,信心十足。

    晚上回来的几人都兴奋地说着自己的见闻,各个部门有各个部门的规矩,也都有牛哄哄的小人物等着自己去追赶,二子想,那个能写出这么多种类矿石的前辈也算是矿厂中适合自己追赶的前辈吧。

    临睡前,照例各自静坐,脱下鞋袜,四掌放空。

    二子记着《土属性感悟与入门》中的话,土者厚重之形,承载万物,内育金石土木,外驮江河湖海,不争自成山,不卑百丈渊……夫人之于宇,内定五行演洪荒,阴阳互生鬼神惊,形近于道也……脾者土之本,胃者土之用,接灵于大趾之端,御水而泽养百脉,生金则动静有方……

    二子闭上眼,思绪万千,根本无法真正入静,更不用说去外察土之灵气与人体的最大交互穴位隐白周围的气息变化或者由脾胃倒推灵气出入人体的脏腑之感。

    总的意思呢,照二子的理解就是人本来世间最完美的躯体,天生五行俱全,生生不息。但人出生之后因只在意外物,从不注重自己,变得愚钝蠢笨,连自身与灵气之间的本能交互都感受不到、控制不了。

    修行的第一个步骤就是根据自己的体质来感悟最自己最适合最容易控制的灵气。也并不是说不能感悟与自身体质不同的灵气来修炼,这样的人有,修炼有成的也有,但其成长无不是千磨百难却又必须福缘满满才能过。不能调和自身与修行之间的平衡是要折寿的,而一旦折寿则大道难成,大道不成又怎么脱离凡躯的桎梏,这是一无解的循环,能跳出来的无不是亿万生灵中的佼佼精英,又有谁会无缘无故自己给自己增加难度呢。

    第二天清晨,立夏。

    屋里其他五人都要早起开始自己的工作,二子不想落后于人,也随众人一起出发吃饭,并和其他人一样都带上两份自己中午和晚上吃饭的份额前去自己的工作场地。

    二子本计划每天都勤恳地挖矿直到凑够至少一块灵石的份额再专心修炼,可第一天几乎迷失在了坑道中,来回绕个不停,也没有真正地干什么活,敷衍地敲了几下洞壁,感觉手臂酸麻不已,就自顾出来回去了。

    第二天、第三天也是这样,两子内心羞愧不已,却在卧谈会中只能胡诌自己运气不好,没有找到矿石,其它人的安慰更让二子心中惴惴不安。

    第四天二子终于不再乱来,随便找一个向下的矿洞,自觉此处来人也不会太多,便自顾自开壁找矿。一天下来,还真遇到两小块马碲铜,约摸四两多重,给自己积了四分灵石。

    如此七八天下来,二子也找到一块幽光矿,约摸一斤二两重,直接兑了三十六分的灵石,自以为时来运转,如果一个月能找到五块,加上杂七杂八地不仅能换回挖矿的消耗还能把饭钱赚回来。

    可惜事后证明那次只是凑巧,二子半个月下来也只积攒了六十七的积分,除了每天晚上和别人一起装模做样地静坐,二子也几乎完全忘记了自己上山的初衷,为了赚回自己失去的灵石而努力奋斗,手上的水泡都是破了又好,好了又破,二子也不在乎,估计是因为山上吃的好,二子的身体也在迅速地健壮起来。

    十三天过后的沐休,因每月的月中和月末者会按惯例放三天假,第一次放假头一天几人都兴致勃勃地去镇上转悠,后来发现镇上基本不用金银,也基本上用灵石或是记帐交易,六人很快失去兴趣,除了去“开口堂”吃些好的,也能只能到处转转。

    第二天李静玉、梁三郎、朱远便不再出门,除了早上去吃饭并带回中晚饭后便开始静坐,寻找气感。不过幸好还有行哥带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