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 我有一计(第1/2页)  三国最强主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古老的颖水,曾见证过华夏文明翻开第一页,从嵩山发源,迤逦东下。如果河水有灵,那么在流经颍川的时候,大概不想再流了,因为在此地,河水被染的血红。

    颍川郡城东南,有两支军队在此对战。一支人数两万左右,士兵披甲蹬履,头戴平巾帻,有的手持长矛,有的手持环首刀,幡旗无数,中军正中黑色大纛,上书大汉中郎将皇甫;另一支军队人数更多,衣衫破烂,少数人批了甲,武器也五花八门,持枪的有,持矛的有,持刀的有,持棍的有,持棒的也有,但人人头抹黄巾,颇为齐整,中军也有大纛,上书地公将军张。

    两支军队没边没沿儿,碰在一起,犬牙交错,人嘶马鸣,呼喝之声不绝于耳,兵器与兵器的碰撞声,兵器与铠甲的碰撞声,兵器与的碰撞声,组成了人世间最残酷的交响乐。随着交响乐的行进,不断有人命被收割。

    这片大战场不远处的小坡上,有两人趴在坡上,却是李天宝跟郝昭。

    原来那日李天宝从郭威口中得知自己已被大赦,泪水还没擦干就决定要为国效力,剿除黄巾。看的郭威目瞪口呆,万没想到自己的邻居是这样一个纯粹的人,是一个白求恩拿小刀——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不禁被李天宝的伟大的人格魅力所感染,要跟他一起投军报国。幸好关键时刻认清了自己的实力,这样一副皮包骨头上了战场,那是绝对的有死无生,所以决定还是按原计划进徐州城,顺便照顾李天宝托付的二丫。

    郭威临分别前,本想给李天宝一个锦囊,结果发现一没有锦囊,郭威的衣服做鱼线的时候就拆了一些,再拆要光屁股了,二就算有锦囊,那个木头片子你也塞不进去,三就算塞的进去,繁体字郭威也不会写,没文化啊。所以只好把原本要塞在锦囊里的内容口述给李天宝听了。

    搞得郭威好生郁闷,这个逼装的很有缺陷啊。

    郭威一行去徐州不提,李天宝却是得了郭威的指引,径往颍川而来,路上遇到了回洛阳交差的郝昭。两人遇到一处,险些又打了一架,幸好郝昭一直仰慕党人行为,兼则确实理亏,便处处忍让。两人毕竟都是心胸宽广的好男儿,不打不相识,处在一处竟有些惺惺相惜的感觉。郝昭得知李天宝去投军,一想自己反正道路不通,便一路同行。

    行至颍川,正好遇到两军交兵,已然斗了半晌。

    李天宝一拍大腿,语气颇为懊恼;“来迟一步,没赶上两军交战。”

    郝昭道:“李大哥,别急,贼势浩大,必不能一鼓而灭,李大哥有的是机会为国效力。”

    李天宝疑道:“莫非郝兄弟已经看出来贼军必败?”

    郝昭笑道:“李大哥这是在考校兄弟了,那兄弟我就班门弄斧一次。李大哥请看,贼军虽然人多,但队形散漫,士气低迷,士兵人人面黄肌瘦,武器也是五花八门;我军虽少,确是衣甲鲜明,队列整齐,调配有度,士气高昂。夫战者,气也。谁胜谁负一目了然。”

    李天宝道:“不想郝兄弟有如此见地,佩服佩服。”

    郝昭道:“李大哥谬赞了。快看!我军竟还有伏兵。”

    李天宝赶忙望向战场,果然又一队士兵,5千人左右,斜刺里冲向黄巾军。

    黄巾军虽然以多打少,但是一点上风没占,还有渐渐被敌军包围的势头,这时又一路敌军突然从腰部插入,顿时有些慌乱了,不知谁喊了一句,“看,大纛在后撤!”众人回头一看,大纛果然在撤,速度还挺快,士气顿时崩溃,大家都撒了丫子赶紧跑。

    这边黄巾军兵败如山倒,大军潮水一般退去,留下一地尸体。官军士气更盛,加之阵中擂鼓之声雨点一般袭来,士兵们发一声喊,迅速追击,杀到傍晚,被人公将军领军截住追兵,才鸣金收兵。

    黄巾军死伤无数,地公将军张梁领败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