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三章、媳妇心事(第1/2页)  红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姜母还好说,姜父是个好面儿的。这闺女、女婿要回来过年的事,他早早就在亲戚朋友中间通过气了。如今又说不回来了,让他怎么和那些亲戚邻里们解释?

    尤其是村里的房舍一家挨着一家,爬上那院墙就能上隔壁摘桃子了,谁家有点啥事,那消息快得就像半大鸡崽子似的能从村东头儿一路狂奔到村西头,和城里楼房那种“关起门来好几年都不知道邻居是谁”的情况完全不同。如果运气不好,碰上喜欢挨家窜扯老婆舌的八卦村妇,那各家炕头儿绝对是八卦发酵的第二现场。

    姜莉玫深知这里边的厉害关系,对着手机抱怨道:“妈,你说我爸怎么还死性不改?都那么大岁数了,还四处去叨叨。我只是说打算回去,谁说一准儿回去了?他倒是等我有准信儿了再往出说去啊!”姜母无奈道:“还能有什么办法,他就那个性子,这几十年都没变过。”姜莉玫没办法,只能道:“那我今年就多发些年礼回去,你给我舅、我叔他们都带过去,就说今年我婆家另有安排,明年肯定回去。”姜母连忙说年礼她来准备,姜莉玫直接驳回:“妈你就不用管了,我在网上买,直接发过去,也省的你和我爸还得坐车往回搬。”

    村里出入只有一条公交线,说是公交,其实只是两辆七座小面包,每半小时发一趟车。到了年根儿底下,家家都要出门办年货,车超员就不用说了,要是谁还拿了太多东西,就别提多招人烦了。姜母也知道,所以就没再坚持,但还是犹豫着问道:“你说你婆婆家亲戚真都是省城的,你婆婆以前也是省城人?”姜莉玫并没瞒着母亲,但:“这事儿你可千万别让我爸知道!我婆婆本来不想我知道,怕我爸跟亲戚们说:“方生平跟他舅家还有点事没解决,是拉不下脸求他们办事儿的。”方母嗔道:“瞧你这话说的,就好像你爸知道了马上就有事找你办似的。”姜莉玫表示她这是提前打好预防针,丑话说在前头总比以后闹得不愉快要强。

    要说这当人家媳妇就是这样。出了门,你就不能再算娘家人了。进了婆家门,婆家也不见得把你当自己人。一旦遇上得两方选择的事,不向着娘家自己心里过不去;向着娘家,婆家又会觉得你胳膊肘往外拐。总之结婚,说好听是两家结合。说不好听,作为媳妇好像一夜之间就孤立无依、连个能让自己安心再当几天孩子的家都没有了。

    姜莉玫挂了手机,就准备带方雅雅出门。各学校寒假开始之后,市面上五花八门的才艺班的招生也纷至沓来,姜莉玫带着方雅雅每天赶场似的试听,一是为了让女儿多接触一些新鲜事物,再有就是发掘一下雅雅到底有哪方面的潜能。用才艺老师的话说:成长只有一次,错过最佳启蒙时间将是一生的遗憾。

    姜莉玫深以为然,她就是从小喜欢画画,但家里负担不起,所以只能一门心思地学习文化课。考了个二流师范大学,还因为英语小分不够进不了外语学院,结果被调剂到历史系。四年本科念下来,全球古今烂熟于心,却又因专业冷门找不到对口工作。她们前几届师范生还是分配制,到了她们那会儿想进个县城的普高都得拿个二三十万,还得事先打通门路。失落之下姜莉玫就进了私企,十几个人的小公司,勉强混口饭吃。她有很多同学一心考公务员和教师的编制,花了两三年也都考上了,她试了几次没成就放弃了。毕竟不想再靠父母接济,而且她还有助学贷款没还完。

    命运,就是这样一步步地推着她往前走。随着时间的推移,年纪越来越大,路却越走越窄,选择也越来越少。不怪人常说“永远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可姜莉玫停职前连本职工作都忙得不可开交,还要怎么腾出手来再拎一个篮子呢?不过,眼下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沉淀,姜莉玫突然觉得思路打开了,一些奇特的创业想法开始形成。但她和谁都没提过,在想法成熟之前,她要自己一个人好好筹划一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