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高原统一会战(一)(第1/3页)  红白之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高原统一会战的地点位于三河河谷,位于后世美国斯内克河、哥伦比亚河2大支流的交汇处,地处大高原的中部偏西北的地方,这里地势开阔平坦,十分适合骑兵的冲锋,交战的双方分别是由梁伟亲自统帅的8万特黎族火枪骑兵和野马率领的20万印第安部落联军。

    后世的史学家和军事家对这次战役进行了全方面的比较,都认为当时双方的实力是旗鼓相当。

    特黎族战士有统一的军服和制式武器,他们的指挥顺畅,训练充分,物资充裕,而且由于联盟军的拖沓,给了特黎战士很好的机会,进行参战部队的休整和配合训练。并对占领区域有时间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和整合,这在会战的后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是特黎族取得这次胜利的根本保证。

    印第安联盟军背靠自己的根据地作战,给养也十分充足,联盟军人数众多是最大的优势,但内部统一和协调存在很大问题,并且缺乏统一的训练,武器装备也落后于特黎族人,这些都

    是这次会战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但最大的败笔还是野马的骄傲和轻敌。后世的史学家分析野马的指挥错误主要有3个方面:

    首先是野马没有听从其下属的建议,以为可以凭借人数上的优势,采取了会战的方式,用冷兵器与热兵器相对敌,致使其麾下的战士损伤过大,失去了战场的主动权。如果按照其下属的建议采取印第安部落熟悉的袭扰战术,极有可能会占领特黎战士的新建营地,从而调动特黎战士四处防御,分散特黎战士的战力,从而取得会战的胜利。毕竟特黎新建营地守卫力量比较薄弱,都是新招募的预备战士。

    其次在第一次河谷会战失利后,野马也有机会反败为胜,但其保守的防御策略葬送了整个联盟军,彻底地把战场的主动权交到了梁伟的手里。

    最后的会战失败后,不能很好的安排撤退的路线和提供相应的掩护措施,致使印第安联盟的主要力量被特黎族所俘获,由于防守力量被严重削弱,最终造成了最后据点大湖城(后世美国西雅图)的失守,最终使整个印第安联盟被特黎族收入了麾下,从而实现了大高原的统一。

    但战争不是下棋,可以悔棋,世上也没后悔药让野马来重新安排这次会战,既然已经发生了,那么就得接受这个结果。

    野马是个身高体壮的印第安战士,此时他正在三河河谷的对面的高处俯瞰着这片广阔的河谷,在河谷东侧的特黎族已经设立好了营寨,巨大的白狼旗帜在营地的上空猎猎舞动。野马的身后是这次会战的各部落联军的首领,能成为这支队伍的领导者,野马十分的自豪。按照预先的计划,印第安联盟的战士正在修建着防御营地,营地设在了哥伦比亚河的西侧,凭借着这条河流的阻挡,可以防止对方的骑兵轻易地突破自己的营地。

    在这个营地的选择问题上,野马对其手下的伊洛族的酋长鹿角十分不满,伊洛族和易洛魁族一直存在着矛盾,由于梁伟的急剧扩张促使了这2个部落的联盟,但鹿角和野马不合也是这个联盟中公开的秘密。这个营地是按照鹿角的提议建立,按照野马的意思应该在河对岸扎营,这样就可以缩短战士冲锋的距离,很快打败特黎人,但鹿角认为特黎人的战力要强于印第安联军,这个营地利于防守,如果失败营地前的河流也能很好的阻拦对方追击的脚步。未求胜先求败,这也是鹿角稳妥的办法。但野马现在信心十足,根本不相信自己所带领的大军会败给人数远远少于自己的特黎人,双方辩论了很长时间,在大部分部落首领的支持下,鹿角取得了这次辩论的胜利,但在野马的心中,鹿角被当成了胆小无用的代名词。

    就在野马在俯瞰整个战场的时候,梁伟也在营地内的高处,骑着乌云观察着对面印第安联军的情况,看到对方在河对岸扎营后,让梁伟的眉头不由得紧紧皱了起来,按照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