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3章 第一个耳光(第1/2页)  宫女为后之妃常有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乾清宫内。

    弹劾汤斌的折子摊在东暖阁的炕桌上,皇帝见太子进来,便推到他面前,“你已经十三,对朝政之事该有自己的见解,对于户部尚书余国柱参江宁巡抚汤斌妄议朝政之事,你如何看待?”

    太子细细看过,道:“儿臣只有两点不明,一则余大人是户部尚书,风闻言事是御史的职责,怎么户部尚书却又伸长了手,去管御史们的事呢?二则汤斌是朝臣,议论政事份属应当,儿臣听闻汤斌在江宁为官,时常教导百姓要事事从简,教化愚民,推行学堂,像这样的人只一心办事,又怎会有辱骂朝廷的行径呢?”

    皇帝颔首,“太子说得很是。”

    太子撩袍跪下,肃容道:“儿臣眼下已将《四书》《书经》全然读完,虽不敢斗胆说对先圣之言全然体悟,却也知道理,圣人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儿臣身为储君,不可轻动,却想择一位品性出众的地方官员为自己的辅佐太傅,让他以真知灼见教导儿臣,这汤斌汤巡抚高风亮节,娴于礼法,儿臣向皇阿玛求此人,为儿臣的太傅。”

    皇帝命太子起身,忖度一番道:“眼下汤斌在江宁尚有事务,朕会加吏部尚书之职给他,待明年正月调回京城,辅佐于你。既然太子如此看重汤斌,朕可以命他兼领詹事府,专为太子服务。”

    太子笑道:“多谢皇阿玛。”

    皇帝对着太子招招手,示意他靠得近些,而后摸了摸他的肩膀,少年人的身形尚有些瘦削,却可见精壮的底子,“你方才说已经将《四书》《书经》读完,太傅们也向朕说过,朕已经命礼部择吉日,行出阁大典,届时诸王及宗室皆要向你行大礼,出阁大典是要事,前明太子皆要行此仪典,你好生准备,勿要失了体统。”

    太子应是,“儿臣不会让皇阿玛失望的。”说完,他目光落在炕桌的折子上,“儿臣听索大人说,罗刹国军队卷土重来,又占领了咱们大清的雅克萨城?”

    皇帝颔首,冷笑一声道:“去岁大清军队将托尔布津赶了出去,他当时跪求恕罪,保证再也不敢入侵,没想到过了三个月,便又占领了雅克萨,朕这次不会轻纵了他,必要以贼人之血告诫所有不臣之人!”

    汤斌本因明珠等人放出的流言而重病,没想到不过一月便峰回路转,自己被加为礼部尚书,更兼任正三品汉詹事,自是感激涕零,病况亦好了许多。

    皇帝下旨之时,明珠、余国柱等人的脸皆红成了猪肝色,皇帝道:“自元朝起,帝王皆命修《一统志》以记载天下山川、形势、户口、丁徭、地亩、钱粮、风俗、人物、疆域、险要,自康熙十一年起,保和殿大学士卫周祚便曾向朕谏言,只是当时碍于三藩之乱,朕未动此念,眼下海晏河清,天下归心,朕想是到了修《一统志》的时机了。”说完,他命大学士勒德洪等七人为总裁官、内阁学士徐乾学等六人为副总裁官,翰林院侍读彭孙遹等二十人为纂修官,“幼慧。”

    徐乾学应声出列,扫袖跪下。

    皇帝含着浅笑,和煦如三月春风,“你在士林之中光有贤名,更曾经是大学士明珠长子的老师,”他扫了纳兰明珠一眼,道:“明珠大力向朕举荐你,朕眼下不仅任你为副总裁官,更授你礼部左侍郎的要职,兼入经筵讲学,你可要给朕做出一份成绩来,勿要让朕和大学士失望才是。”

    徐乾学自是激动难平,拱手道:“微臣自当业业兢兢,以报皇上恩信,叩谢吾皇。”

    皇帝微微一笑,看着徐乾学的眸色微深。

    明珠麾下又一人得了信重,明党自是得意非凡,索额图一改从前跋扈的心性,对着明珠能忍则忍,暗地里却向远在安溪的李光地送去书信,请他尽快返回朝中,与自己共抗明珠。

    永和宫内。

    黄瓦朱檐,晴朗的早春在紫禁城的亭台轩馆之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