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5章 畅游天下(第1/2页)  宫女为后之妃常有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皇帝握紧她的手臂,二人搀扶着往前去,“是辛弃疾的《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见灵璧颔首,他笑道:“这阙词,朕最爱的是这一句。”

    灵璧听他侃侃而谈,身上的疲倦随着他温平的语调而散去,她握紧皇帝汗湿的手心,“辛弃疾的词豪放旷达,又有忧国忧民之气节,我也喜欢。”

    二人一行走、一行说,原本看着遥不可及的南天门近在眼前,待迈过那最后一层石阶、回头去看时,数万人皆在他二人之后,这云海、层林、群山,只有玄烨灵璧二人比肩而立。皇帝胸中油然而生一股豪气,“此处无笔墨,否则朕定要赋诗一首。”

    灵璧歪歪头,“谁说没有?”她拔下发间赤金扁簪,“这钗乃是纯金打造,以此在山壁之上写下,让人刻了,便是来日你我作古,这诗作亦可万古留存。”

    皇帝郎笑一声,“知朕者,惟灵璧一人耳!”他接过她的赤金簪,寻了一块平整巨石,一笔一划,写下满腔豪情。

    【岩岩岱岳高无极,攀陟遥登最上头,

    路转天门青霭合,峰回日观白云浮。

    振衣截崇凌千仞,骋目苍茫辨九州,

    欲与臣邻崇实政,金泥玉检不颂留。】

    灵璧抚掌笑道:“这第三句最好,振衣截崇凌千仞,骋目苍茫辨九州。颇有杜甫当日初出茅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概,只可惜杜甫生不逢时,偏遭末世。”

    皇帝将那簪子还于她发间,“那朕呢?”

    灵璧含笑看他,“您是开辟鸿蒙之人,定要立万世功业,奠我大清基石。”

    二人并坐一处,向下看去,只觉日近云低,万山皆入怀抱之中,灵璧看着远处的梁九功等人,“万岁爷可要等他们吗?”

    皇帝起身,舒展了筋骨,“咱们倒等他们?不等此处离玉皇顶尚有数十丈之遥,先去拜碧霞灵佑宫。”

    山东巡抚早知皇帝要来,碧霞灵佑宫内无往日香客络绎的景象,帝妃二人走进去,便有道士迎上,皇帝道:“此地乃碧霞元君神像所在之地,朕不过碌碌尘寰中人,岂敢凌驾于仙家之上?”

    道士递上香,皇帝灵璧拜过碧霞元君,灵璧道:“本宫想为四阿哥、六阿哥、九公主求三道平安符,劳烦仙师了。”

    那道士还礼,道:“我观娘娘面相,却是富贵不可言之人。”

    灵璧看向皇帝,“仙师所言,本宫俱已得到,却不知仙师言下之意是?”

    那道士摇了摇头,“天机不可泄露。”他取了三枚符交给灵璧。出了碧霞祠,便是摩崖石刻,上面留存着从古至今历代帝王来此封禅留下的书法,二人在此地盘桓一阵,太皇太后、皇太后及众妃亦随之而来,太皇太后笑道:“果然天下第一山,这十八盘一带步步惊心啊。”

    皇帝道:“今日且在玉皇顶的左右厢房歇息一晚,明日再下山。孙儿配太皇太后用午膳。”

    次日一早,看过泰山日出,皇帝祭拜过岱庙,便往舍身崖去,高士奇看过那碑文,道:“古往今来,不知先贤几许曾于此纵身而下,以自身性命,祈求父母康泰。”

    皇帝叱道:“愚民无知!他自己纵身而下,却全然不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损的孝道!曾子早有临渊履薄之惧,况且他自己身死,不能孝顺父母,这难道是真孝吗?自我朝起,再不可有此风俗!”

    高士奇颔首,“皇上也说愚民无知,可见在他们心中对此行是深信不疑的,除非开民智,否则如何禁得住?”

    皇帝道:“澹人素有奇才,昨夜联诗,属你屡有佳句,你已是左春坊左庶子,便升任为翰林院侍讲学士,随朕南巡。”

    至十九日,驻跸于驻桃源县,皇帝亲自视察黄河北岸各项险要工程,召河道总督靳辅入见,“朕在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