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章 偏安一隅的桃源居(第1/3页)  回宋复山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

    其实地上真没有路,占南弦独自一人用了八天时间,从身后茫茫的原始森林中徒步穿越而来,他靠在一颗大树下休息。从剧烈起伏的胸膛上可以看出,他此时已经筋疲力尽了。

    瞅瞅露出拇指的靴子,看看支离破碎的衣服,占南弦在心里骂了一句“卧槽”,面上却是一副无所谓的表情。

    看着不远处有浓烟升起,看看偏西的日头,心道:“是到了吃晚饭的时辰了,不知道远处村落里的人家做的饭食、合不合自己的胃口。”

    已经七八天没有补充盐分了,渐渐虚脱的四肢告诉他,他体内酸碱平衡已经紊乱了。在这样下去,他会脱力而死的。

    理了理垂下来的长发,拍了拍衣服上的尘土,向着浓烟升起的方向走去!

    踏在进村的小路上,占南弦深吸了一口空气,一阵阵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使的他心旷神怡。

    小路两旁的鲜花五彩斑斓,有粉的、黄的、蓝的、白的,粉的若霞,黄的塞金,蓝的似海,白的如雪,花里还夹杂着各种各样的野草;这里可真是一个世外桃源啊!

    这等景象也只能在这四季如春的岭南方才可以看的到了!

    顺着小路走下去,一条清澈透明的小溪潺潺流淌,水里鱼儿的举动,岸上也可以看的清清楚楚。

    走过横亘在溪上的小桥时,占南弦不由的想起了那句“小桥流水人家”的田园佳作。夕阳下,自己也做一次天涯处的断肠人吧!

    踏过小桥,沿着小路,顺着村落而去。

    少郎君,从何而来?

    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过去,一个耄耋老人正坐在一颗大树下休息,面带微笑的向他看来,显然、刚刚问话的应该就是他了。

    占南弦心中一领、赶忙走上前去,来到老人的面前,不带痕迹的上下打量了一眼;身体急忙弯腰下拜,心中却是在犯嘀咕;从这位老人的衣着上看,这里应该是后世西南多个少数民族中的一个了,就是不知道会是什么民族?自己该以什么样的口吻称呼他呢?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到一个合适的称呼,只好以老人家代称。

    心中犹在回忆着后世少数民族中的禁忌,口中却是丝毫不漏痕迹的说道:“回老人家的话,小子是从深山中而来;小子自幼与家人失散,一直跟随师父独居山中,前些时候,师父他老人家因病去世,独留下我自己一个人在这人世间;师父临走之时交给我一块玉佩,让我拿着它下山去找自己的亲人。我把师父的遗体安葬之后,便独自一人出了深山,穿过茫茫林海、无意中看到这里有炊烟升起,腹中饥饿、所以就冒昧的前来想叨扰些吃食?

    说着话,占南弦长长一揖,他心里清楚,少数民族部落中有一半是不欢迎外人进入本村子的。

    他们的族长把自己的族人全部聚集在一起、找一个安逸的地方开始隐居,他们很少与外界有所接触,婚姻嫁娶也限制在本族群中,他们把血缘看的很重要,认为越是亲近的人结婚血脉就越纯良。因此、他们不愿意让外乡人踏入自己居住的地方;是怕坏了他们纯良的血脉。

    这些信息,占南弦在后世都是亲自了解过的,所以他很识趣的,摆出一副谦恭有礼的样子,生怕自己一时疏忽给老人家留下什么不好的映像。

    老人听闻他的叙述,脸上的笑容更加的祥和了,他摆了摆手说道:“无妨、无妨,少郎君远到而来;我们黎园村的村民是最好客的,只是我们生活在山里时日已久,常年不与外界交往;初见有外乡人到访,有些吃惊;故尔有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