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太子暴怒,惊恐服求(第1/3页)  汉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义渠的统帅,本应称王,为何叫右王太子?

    秦昭襄王前,义渠本为强国,常年与之征战不断,闹的两国民不聊生。

    公元前306年,秦昭襄王立为国君,因年纪尚小,由母亲宣太后摄政,她改变正面征讨义渠戎国的策略,采用怀柔、拉拢、腐蚀的政策,以堕戎王之志。

    她书请义渠王于甘泉宫,让其长期居住,并以优厚的生活款待他,后义渠王同宣太后私通,生有二子,使义渠王完全丧失了对秦国的警惕。

    公元前272年,宣太后诱杀义渠王于甘泉宫,接着发兵攻打义渠。义渠自此亡国,领土并入秦国。

    在秦末汉初,随着秦帝国的土崩瓦解,义渠族乘时而起,占据故地,鉴于汉代以右为上,其首领便自称右王。

    在楚汉战争中胜出的刘邦建立汉朝以后,重置陇西郡和北地郡,而此时的义渠族已无力与汉朝相对抗,被迫退居于两郡之间的六盘山地区。

    面对复杂的环境,文帝对义渠戎族亦采取因势利导的安抚策略,承认其自封的“右王”,以示怀柔,但一国不可有二王,又追加“太子”二字,以示尊卑。

    这就有了“义渠右王太子”的称呼,不过此时的义渠已然没有了往日的强悍和威风。

    试想,历秦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秦始皇、秦二世、汉高祖、惠帝、吕后、直至到文帝,百年的时光已悄然流过,现在的义渠族,多半已汉化,逐渐习惯了汉人的文化、饮食、生活习惯等等。

    义渠人多安于现状,故步自封。

    其中又当属义渠右王太子最甚,此人本为老义渠王的嫡孙,虽然是一族之长,但在这温柔乡中已沉醉良久,提不起刀枪,他深知自己的这个“王”来之不易,是在大汉政策的夹缝求得的称号。

    若是两族发生摩擦,小打小闹的并无大碍,但要是真惹怒了文帝,自己这点人马,估计挺不过三日,自己的这个王也将烟消云散。

    但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和眼前的荣华富贵,对待下属,他还得有个义渠王的样子,因此平日里总是装出一副爆裂性格,不可一视的样子。

    义渠的人烧杀抢掠,他作为统领,也担惊受怕,为恐文帝震怒,因此也总是委婉相劝,但几次摩擦,汉人也都是忍气吞声,这个右王太子便也不再过问。

    只要自己的地位不受威胁,能享受这人间的荣华富贵,其他一概不管,也不关心。

    不过今天,当义渠右王太子走入医帐,见到这几个受了箭伤的人世,他的确有些震惊。

    其一,按人描述,只不过几个汉人的少年而已,但看这箭伤,每个人都中箭在同一位置,相差不过分毫,多年未交战,这汉人的骑射怎么变的如此之强?几个毛头少年况且如此,这大汉骑兵还了得!

    其二,没想到受伤这么重,原以为只是皮外伤,但看这几个人,箭完全射穿手腕,这人基本是残废了。

    这可怎么办,义渠右王太子此时可不是心疼他的子民了,几个平日里多惹事生非的猎户,对他来说连个屁都不是,他利用查看伤员之际,更多的是想着怎么下这个台阶。

    一直以来,都是义渠人欺负汉人,这次让汉人伤的这么重,整个族群的人都看着呢,作为一族之长,势必要做些动作。

    打?

    右王太子可没那么傻,这个时候根本不敢造次,万一惹的汉军反扑,自己定成为阶下囚。

    找?

    怎么找,自己的人杀了汉人都没见人家来找,这汉人刚伤了义渠几个人,便去找,到汉人那边都没什么说的。

    但也不能就此了之啊,这可愁坏了右王太子。

    转念一想,实在不行,就装吧。

    想到这,这右王太子的演技就上来了,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