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人攀明月不可得(第1/4页)  乐土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后世史载:大周天昌十二年,先皇驾崩,十六岁的储君柴谨在左相轩辕熙、右相越国公方超、内相黄天越、外相白崇、刑部尚书钱殊、礼部尚书周至礼等六名托孤大臣的辅佐下,登基称帝,国号永吉。……永吉三年,西疆第一强国戎羌国国王沙元朗来朝,以和亲之名求娶文惠公主,愿与大周世代友好,许之。……永吉十九年,当朝右相越国公方超被太子举报有谋反之心,被灭九族。是年,文惠公主回京省亲,逝于刺客毒杀。……永吉二十二年,戎羌国以“为王后报仇”为名,集结西疆二十万兵马,犯大周国境,被镇西将军、凉州刺史杨延率部击退。后戎羌国求和,以王子沙尔汗入京为质,继续对大周俯首称臣。龙颜大悦,依次颁发三道诏令:升杨延为兵部尚书,入京就职,其弟杨嗣接任凉州刺史,总领西路二十万兵马,凉州铁流军亦归其统辖指挥;许外甥沙尔汗在京城内自由行动,广交名士,受大周礼仪教诲;改年号“顺和”……

    顺和五年春,天下风流雅士、文人墨客、青年才俊,一个个不顾春寒料峭,均带得意作品,携书童随从,匆匆忙忙赶往洛阳,参加大周一年一度的牡丹花会。今年牡丹花会与往年有所不同,当朝左相轩辕熙之幼女轩辕小玫,将在洛阳城湖园听雨阁举办比艺求贤大会,为家族招募门客。本来去年的牡丹花会只是历年普通的一届而已,虽有一些名士参加,斗酒赛诗,颇也热闹,但传世佳作也当如往常一般,不甚了了。岂料忽有一首《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玫瑰亭北倚阑干(注1)。”传出,署名轩辕小玫,惊呆众人,一时轰动花会。世传轩辕小玫前年随父参加宫宴,乃是初次在公共场合露面,年方十六,已是美若天仙、才学惊人。圣上赞之曰:“左相之女,风华绝代,艳丽无双,当得我‘大周第一美人’之誉。”君无戏言,轩辕小玫自此以“大周第一美人”传世,殊不顾轩辕熙的暗暗叫苦:此名传出,另一桩政治婚姻似是在君王心中酝酿,只怕又有蛮夷国王亲、世家子弟要来求亲了。又有传闻,二皇子柴基业曾有意求亲,竟被轩辕小玫拒绝,说是非当世第一俊杰不嫁。柴基业虽聪慧颖悟,文武双全,心有凌云之志,却也不敢自称已是当世第一俊杰,乃掩面羞惭而去。去年的《清平调》传世,即被尊为传世佳作,世人皆赞轩辕小玫有盖世才学、仙人之姿,兼其孤高冷傲、好似玫瑰带刺,有好事者称其为“玫瑰仙子”,立即为世人所认同,名扬天下。如此才貌双全且是当朝宰相之女,竟要比艺求贤,莫不是想比艺招亲?这个消息全面激发了天下英雄豪杰青年才俊的想象力,因此赶赴洛阳者趋之若鹜。

    “此次布下比艺求贤之局,若是被我找出去年冒我之名作诗之人,我必将他……将他狠狠羞辱一番、痛打一顿,以解我心头之气!”此时在京城左相府内的一处女子闺房梳妆台前,轩辕小玫正柳眉倒竖、咬牙切齿地对着铜镜内的绝世姿容,自言自语。

    “扑哧”一声,容貌俏丽、娇巧可人的贴身丫环彩莲笑出声来,说:“小姐,为何不把他碎尸万段,以消你心头之恨?”

    “此人文采倒是了得,那首诗以花喻人,恣意昂扬,倒也算是传世名作。若非借我之名,我也甚是喜欢。恨还说不上,只是生气此诗一出,让我落得个‘玫瑰仙子’之名。”

    “小姐乃大周第一美人,恰似仙子下凡,当得此名。”

    “彩莲你不知道的,盛名累人,以后蜂蝶之徒怕是没完没了。父亲一直面带忧色,想是也为此事头痛。”虽然彩莲只是两年前由父亲安排给她的贴身丫环,但因性情相合,轩辕小玫早已把彩莲当姐妹看待,不以下人为许,贴心话儿随口便说。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为免恣生事端,何不趁牡丹花会比艺求贤的机会,择一理想夫婿?当初老爷允你抛头露面,主持比艺求贤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