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祸起萧墙徒奔忙(第1/4页)  乐土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周开国君王郭威,一生清廉自持,爱民如子,宿有宏愿一统中土,使周国成为乐土大陆万国朝觐的乐土国。但天不假之以命,在王位仅三年便驾崩升天。太祖无子嗣,待养子郭荣(太宗本名柴荣)如亲生,在位时已立为储君,逝前更有遗命,因此太宗随利即位。太宗继位之后,发下宏愿:“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于是整军练卒,裁汰冗弱,招抚流亡,减少赋税,使政治清明,百姓富庶,经济开始复苏。继而南征北战,灭中土大小二百余国。太宗曾于北取幽州之时身患重病,当世道祖陈抟先生飘然而来,谓之曰:“陛下当年喜好黄白方术,以致龙体淤积铅贡之毒,已有性命之危。而今致力治国,深究治乱,天下即将太平,圣君岂可轻失?我奉天命为陛下去除体毒,可续命二十四年。”太宗病体因而康复。扫平中土、万国共尊大周为乐土国后,太宗再诏陈抟,问大周未来国运。陈抟说:“陛下乃千古圣君,文治武功无人能及,大周基业坚实,可保百年安泰。然百年之后,国内将有至亲至信之人祸起萧墙。内乱外忧,强敌环视,其变数不可预知。或有天意加持,有异士自天外而来,辅佐明君,方可再兴国运。”细问详情,老祖摇头轻叹:“天机幽玄深奥,非我算力所及。”问及国策,老祖说了四句话:“重文轻武可免地方势大谋逆,尊儒抑释即令百姓积极进取,勉励格物以使民众省力增产,贸易通商而致万国利益互通。”言罢飘然而去。

    太宗依其所言,先是导演了“杯酒释兵权”的戏码,除皇城戍守的越国公外,地方军事指挥权尽归中央兵部所有。然后大兴科举,重用文官,倡导儒家入世报国之风气,兴建学府两万余座,诏令适龄童子必须入学读书。同时拆除寺庙三万余座,只留两千,可背诵佛经五卷以上者方可为僧,因而遣散假僧假尼六万余人。又重铸铜佛像为钱币,为万国通商打下交易基础。最为后世史家称道的是,勉励格物,工部特设格物司,各地学府设格物课程,研究万物运行机理,推演万物运行规律,凡有发明创造改善生产提高产出者,予以重奖。一时之间,天文、水利、建筑、农植等等研学大师光宗耀祖,能工巧匠身价倍增,学徒入行趋之若鹜。大周天朝各方面的生产建设日新月异,欣欣向荣,真正成为人间乐土。

    然而那个老祖说的百年预言,如阴云一般笼罩在皇家宫帏之中,此为皇家不传之秘。太宗在世时,不用先祖郭氏旁系入朝为官,公主所嫁驸马不得担任四品以上官职,驾崩前忽然改回姓柴,子孙皆用柴姓,等等做法令天下人困惑不已。太宗之后,历代君王都严格执行了这些政策,当初柴小娥的皇兄,正是以方思诚乃国之栋梁、娶公主便不可再身居高位为由,拒绝了妹妹嫁给方思诚的要求。柴小娥当然知道祖训,为了方思诚的大好前途,不顾心上人苦苦哀求愿舍权位而娶她,而是答应以和亲公主的身份,远嫁西疆,远离伤心之地。但她不知道的是,还有一道只传登基之帝、不传他人的密令:当年方彦与太宗乃八拜之交,也可算是柴家至亲至信之人,百年内择机除掉方家,是后世继位帝王的首要任务!百年间,前代帝王仰仗方家甚多,且无百年危机的紧迫感,因此方家一直能执掌兵权,守卫疆土。百年来,太宗后人坐享其成,因循守旧,大周重文治重生产却轻武力,成了一只几乎没有自保能力的肥羊,唯一的羊角便是方家。现在到了百年之机,现任皇帝柴谨已经为除方家如坐针毡,恰逢太子举报方家谋反,于是暗命审案官员草草结案,罪当夷灭九族!

    柴小娥的所作所为,早有禁卫军的密探报进皇宫。皇帝柴谨与太子柴长春听完密探的报告,打发出去之后,柴长春对柴谨说:“父皇,儿臣建议,给姑姑一个面子,再下一道圣旨,免去李清张威等人违旨之罪,令他们速速行刑,不得有误。”

    “御妹马上就会到来,问我要人,怎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