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一章 可当中书令否?(第1/2页)  万万里地山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敢接着说道:“居重驭轻,以文制武  对军队实施有效控制,是强化中央集权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维护国家统一的必备条件。

    因此,历任帝王在执政之初往往都要推行军事改革,使中央保持强大的军队和对地方的军事控制力,这样既可保障国家的内部安全,也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

    一是削枝强干。在削弱地方军力的同时,重点加强禁卫军力量,以形成中央对地方的优势兵力。二是控制军权。首先是改革兵制,从制度上加强对军事将领的牵制。

    以往的府兵制和募兵制,到后来改设五军都督府,兵部的权力受到越来越严格的限制。   其次是在军队内部实行分权而治。

    如兵权三分,把统兵权、发兵权、指挥权分离开来在中央部队、地方部队、边防部队之间实行轮换驻防,割裂军队官兵建制关系,使之相互制约。”

    帝天情说道:“如此管理军队,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或许这算是最好的办法。”

    此时柳幻灭站出来说道:“不仅是军队在内政问题上,自古就有以礼治和以法治之争。

    从人性善的角度出发,主张用道德教化和典章制度规范人们的言行,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与此相反,还有从人性恶的观点,主张用刑治民、以赏诱民 ,利用人类趋利避害的自然属性将其纳入统治阶级规定的秩序之中。

    从理论上说,二者都是社会整合的一种手段,其观点也并非完全对立,存在融合的空间。

    从实践层面看,古时国家的攻伐不断和迅速灭亡等史实也证明,纯粹的礼治或法治都是行不通的。

    因此,后来的历代君主大多采取礼法兼治的策略,根据时势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维护社会稳定。而且臣认为,自先皇开始一味以礼治国的策略该有所改变了。”

    帝天情和李敢还有几位大臣对于柳幻灭的话都是认同的。

    东方飞云开口说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治理国家最好的方式是崇德尚礼,所谓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其中,德、礼是本。政、刑是末。

    换言之,治国首先应当施行德教,用统治者的道德思想教育和约束被统治者,使后者自觉地接受统治者提倡的道德,达到社会的稳定其次是礼教,用礼来规范人间的一切社会行为。

    德礼互为补充,共同构建出和谐的社会政治秩序。这样不也是很好吗?”

    帝天情点点头说道:“不错,事实上,这种政治哲学的核心就在于通过对人伦道德的肯定和神圣化,论证其理想的王道,政治的普遍性意义。

    通过君父、臣子的类比,既肯定了封建等级秩序的合理性,又消解了其严酷性。这些理论符合,人们求稳的心理特点,因而成为历任帝王从思想上控制百姓的有力武器。”

    李敢接着说道:“除此之外选贤用能,清明政治。除了重德教外,历代有为君王普遍重视民意,选贤用能,赏罚严明。

    一是任人唯贤。历代王朝都很重视人才选拔任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到了我朝,有陛下之圣明,开创科举选官制度。

    若是再过个十几年,这种选官制度逐渐规范化、制度化,为普通百姓参与政务提供了机会。

    二是严格法制。历史长河中,都有不少礼乐崩坏的时代。所以法典被建立,也被历任帝王所采用。成为了礼治的一种重要补充。”

    如今朝会到了这一地步,已经是到了部分。大小官员,都是互相小声的谈论。气氛空前的高涨。

    帝天情开口说道:“与民休息,富安天下。富安思想源远流长,是历任王朝治国安民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代政治家和思想家都意识到,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