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章,脑手术(第1/3页)  寻找地外理性生命之通俗的AI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难以欺骗的是自己;不是骗,而是选择相信。

    脑科所洁白的监护室内,此刻芯片已经植入到五位思维志愿者的大脑中。就是武茜在飞机上向大家展示的那种豌豆大小的(eeg)芯片,

    植入手术是在戴纵纬亲自指挥下进行的,这是脑科所多年以来研究成果。芯片向四周伸出了许多的丝状触角,是由思维志愿者提供的脑细胞培养而成。为了调制出标准通讯协议信息,同时保证探测电极与大脑神经元之间的深度结合,需要在外部预先制作一个结合部,就是那颗长了触角的“豌豆”。生物细胞和异物结合部是最难的,也是最核心的技术。

    那些丝状的触角就是芯片受体本人脑细胞的培养物,这样就保证生物基因信息的一致性,不至于产生排异反应。通过基因一致的丝状物的突触与脑内神经元长合在一起,“豌豆”就成为了脑信息的一个部分。一旦大脑神经元与芯片间建立的直连通路,接下来的事情就变得简单了。

    即使是基因完全一致的神经细胞,再次长合在一起,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大脑很奇妙,是生物细胞,却又不是生物所能完全定义的信息器官。

    按照一般脑科手术经验,手术后恢复期需要3个月。在恢复期内,四人分别出现不同程度的排异症状,但这一切都是在脑科所临床经验的意料之中。

    通常人脑的感觉器官通过神经与大脑连接。以听觉为例,声音通过耳膜连接到耳后的听骨上,耳膜把声音传到听骨上,听觉神经产生了生物电信号,生物电信号以脑信息电磁波的形式存在于大脑内部。听觉通过神经传递到大脑,让大脑感知声音。这些像指纹一样的脑电波,像na一样,每个人都不一样。

    对于聋哑人,可以通过人造耳蜗产生类似的电信号,直接传入到大脑,通过脑锻炼可以使患者恢复听力。尽管这个电磁波信号和自己的“指纹”不一样,但大脑的神奇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人造耳蜗的技术是聋哑人的福音,一定会得到发展和普及。

    脑连接电极(eeg)芯片“豌豆”,基本原理和人造耳蜗类似,只不过“豌豆”不是一个感觉器官,而是一个脑信息直连的信息通道。脑信息十分复杂,远比单一的听觉信息要复杂得多。

    即使是人造耳蜗,对于不同的患者,治疗的效果也是不同的,这不完全取决于生物细胞的情况,还与大脑是一个依靠电磁波通讯的信息器官有关。对于单一听觉功能的人造耳蜗尚且如此,“豌豆”的情况恐怕还要存在更大的变数。

    如果大脑内部有一个新植入的芯片异物,这个异物并不能按照每个人的大脑构造详细结构定制“指纹”,而是大脑自我适应这个异物。因此,只能让二者之间通过时间实现磨合,因人而异,只能听天由命,把结果交给时间。

    根据经验,在磨合的初期,这种类似神经的生物电信号,让大脑产生各种幻觉都是可能的。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对芯片进行摘除。

    对于整个参与“芯片植入”的脑科专家们来说,整个团队在焦虑中度过了第一周。如预期的那样,包括幻觉在内的各种排异就产生了。虽然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一切却仍旧难掩焦虑情绪的煎熬。

    除了严密的监控五位思维志愿者状态发展,各种应急措施都随时待命。

    任微青出现的排异症状最为严重:在头部被植入脑控电子芯片后第1天,鼻窦出现激烈疼痛,并不断流鼻涕。自己明明失去了嗅觉,竟然在幻觉中闻到了一种恶心的恶心的气味,难道这就是臭味?幻觉不仅在鼻子的嗅觉发生,也出现和幻听和幻视,伴随肌肉发生肌颤,并有时发生抽搐症状。更严重的是动作出现不协调、走路摔倒,思维和说话也出现卡顿不协调。

    由于出现的症状严重,导致心律不齐,呼吸不协调,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