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八章 山寨券(第1/3页)  大宋有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经营一座山寨,是一件容易的事么?是,也不是。

    按照固有的山寨发展模式,操作其实很简单:大力招募武魄凝形的强者,组建二到三支双战气军团,时不时的攻打周边州县、村庄甚至绿林山寨。

    但这不是王庆的构思。

    他对山寨的憧憬,最初的愿景便是做到自给自足,其次,便是把水泊中央这百里土地,发展成一个半封闭的小型社会。

    鉴于靖康之难的逼近,旧式山寨势必无法应对未来的险恶局势。王庆不得不牺一些牲悠闲惬意的时间,对未来作出猜想式的规划。

    他无法确定,自己作出的每个决策都是正确的。但他知道,固守旧式山寨的发展模式,肯定是要败亡的。水浒里,梁山好汉结局凄惨,死伤大半。历史上,女真人大军压境,直捣黄龙,北方被洗劫屠戮的城市不计其数,血流漂橹。那群野蛮人,可不止是制造了一场靖康之难而已。

    无论他怎么折腾,结局都不会更糟了。在无尽的黑暗面前,他只能去相信自己,相信手下的这伙好汉。黑暗终将覆盖光明,在注定了的命运面前,他别无选择,在无尽绝望中闯出一条生路来。山寨想在劫难中存活下来,首先一条,就是能在脱离外部的情形下,做到自给自足。最起码,要做到基本生活资料的自给自足。

    一个小型社会,没有货币是不成的。大宋缺钱,梁山更缺钱,而且现在的铜钱,存在着通货膨胀、劣币驱逐良币等一大串问题,王庆没那个闲工夫,天天调节山寨内部的货币问题。想来想去,就捣鼓出了票证:山寨券。

    山寨劵,不同于宋时的交子。

    交子算是初级的纸币,而山寨劵则更像是计划经济时的各种票据,如粮票、布票等等。

    这件事,王庆思之已久。

    和别家山寨相比,梁山从根子上就不一样。别家山寨劫掠来的钱财,大头上缴头领头目,小头养活青壮喽啰。至于劳力人力,那就和牲口一样,用了白用,心情好了给你口吃的,不高兴了饭都不给吃。

    梁山因为是王庆当寨主,所有劳动力都是有薪酬的。

    之所以用劵,不用现钱,第一是因为没那么多钱。整个大宋都短缺铜钱,更别提区区一个山寨了。劫来的钱财,还要用来采购粮食、兵器、甲胄、布料等等,即便以后山寨能自给自足了,也得去购买大量的原材料来维持生产。

    第二,山寨人员下山,必须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登记。要是拿了工资都往外面跑,你去喝个酒,我去狎个妓,他去逛个街,就乱了套了。官府也不都是酒囊饭袋,随便抓几个人严刑拷打,你供点机密,我招点部署,他说些情报,山寨危矣。

    所以山寨发放的工资,得满足两个条件。第一,能够满足劳动力的生活需要;第二,工资只能在山寨内部使用,在外边起不到支付作用。

    纸币也是一样,缺少金属货币作支撑,即使发行了也是空中楼阁,过不几天就会大幅度贬值。而且山寨不是正规的政府机构,外界不可能认可山寨的货币价值,纸币只能流通于山寨内部,意义实在不大。

    票证就没那么多隐患,因为兑换的是实物。王庆也不会去发行一些兑不出来的物劵,像什么宝刀神驹香料首饰的,他都不会碰。凡是发行的,就一定是山寨能够供应的上的。

    第一批,他打算先发行粮劵、鱼劵、布劵三种。

    王伦对此颇为不解,他觉得完全没必要大费周章的搞什么劵,直接发东西不就行了,又省事又方便。

    说到底,还是因为山寨物资不足,根本不可能面面俱到的都发一遍。

    现在一千来人还好说,等山寨人口多起来,资源就会捉襟见肘。搞大锅饭也得有口锅,有大米。东西不够,大锅饭也是开不了火的。

    王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