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015 万丈高楼平地起(第1/2页)  原始人在前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原始人们不停的夯土磊墙。朱文把他们教会了之后就没有掺和,他现在在教原始女人们磊鸡圈。

    如果说盖土房子还需要一点专业的技术,那么磊鸡圈应该就是华夏人自带的天赋技能了。朱文小的时候住的房子是那种带院子的房子,朱文奶奶就在院子里养过鸡。

    磊鸡圈先磊鸡窝,和之前磊烧陶炉子的工序一样。直接用泥巴磊出来底座,等它稍微干了一点之后就接着往上胡泥巴,两三个小时的时间就磊出了三面半米高的泥巴墙。之后又用两层薄木板做横梁,用泥巴抹了个顶。

    这种纯粹用泥巴糊出来的鸡窝远没有用力夯实的墙结实,朱文甚至怀疑用力踹几脚就能踹到。

    不过作为鸡窝算是灼灼有余了。

    磊鸡圈也是用这种泥巴墙,糊了薄薄的一层泥巴墙,大概有半米高,之后又在上面编了一层篱笆墙,篱笆都深深的扎进了泥巴墙里,这样起到固定的效果。

    忙活了两天的时间,一个十米见方的泥加篱笆院子就做好了。这个院子比朱文上辈子住的院子还大,主要是考虑到以后鸡多了不用再扩大规模。

    毕竟鸡生蛋,蛋生鸡,蛋蛋无穷尽也。

    在鸡窝里铺上干草,把四只鸡扔进去,再关上篱笆门,一个封闭式的鸡圈就算完成了。

    把鸡扔进去之前,朱文挨个的把每只鸡的鸡翅膀从根上剪断一节,毕竟鸡圈没有顶,这种鸡有能蹦的老高,万一哪一天爆发了洪荒之力飞出去了就悲剧了。

    剪断了一节翅膀之后,这些鸡仍然能够蒲扇着翅膀到处跑,但是已经飞不起来了。

    四只鸡里面分别是两公两母,在关在小笼子里的这几天里,这几只鸡虽然也吃东西,但是两只母鸡都没有下蛋,朱文猜测这是因为没有安全感的缘故,所以母鸡强忍着不下蛋。

    只要给它们一个大致安定的活动环境,相信要不了多久就有鸡蛋吃了。

    但是不管怎么样,朱文总算可以骄傲的宣布,他已经把石器时代往前推进了一大步了。

    另一个大的进步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捻线和纺织,部落里的第一件衣服终于问世了。

    这件衣服从外观上来说像是一个麻袋口袋,或许说它就是按照麻袋的样子去做的。

    衣服没有袖子,所以穿上之后就是能光着两个胳膊,就好像一个麻袋分别在脑袋和两个肩膀这里开了三个口子。

    但是朱文穿上这件麻袋改装的袍子后还是很开心,于是他给这个纺织出麻布,并且制作出衣服的女性原始人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织只”。

    听上去很像老鼠叫,但是朱文相信这是个伟大的名字,她一定会在将来的历史上留下一席之地。

    毕竟首创发明不重要,能够流传下去才重要。

    穿着麻布口袋,又在腰上系了一根麻绳,朱文神气活现的在工地傍边走来走去。

    虽然这个工地目前只有两个建筑,已经完工的鸡圈和即将完工的土房子。

    又等了五天的时间,就在母鸡下了第一个蛋的时候,土房子的四面墙完工了。

    没有屋顶的建筑似乎算不上是房子,现在这个土房子只有四面墙,在面朝南的方向留了一个一米五高的门,进门出门还要弯腰。

    屋顶的选择是一个难题,简单的可以像鸡窝那样,弄一个平屋顶,但是这种平顶不结实,很容易塌,所以朱文决定要一步到位,做一个双坡顶。

    双坡顶其实就是二十年前大家在农村常见的那种屋顶,它中间有一道横梁,然后中间高两边低,这种屋顶不仅结实,保暖,而且防水效果好。

    做这种屋顶当然是用瓦片最好,但是朱文现在还没有制作瓦片的技术,于是他只能用泥巴做屋顶。

    泥巴里面混合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