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四章 如愿以偿(第1/3页)  相师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传说古时候有个商人,有一次经过彭泽湖的时候,忽然就从湖中出来了大队的人马,把他吓了一跳。从湖里出来那个人一身富贵打扮,自称青湖君。青湖君很热情,一个劲儿地邀请商人去他家做客。商人半信半疑,最终还是赶着马车随着进了湖里。青湖君真是好客,摆酒设宴,款待了商人。席间,青海君问商人:‘咱们相识一场即是缘分,你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开口,我都会满足你。’商人正疑惑间,身边有人悄悄告诉他:‘只求如愿,只求如愿。’商人不解,却也照着说‘只求如愿’。青海君一脸的不舍道:‘哎呀,我最珍惜的可就是如愿了,真舍不得将她送人。可是我既已出口允诺,也必不能食言。你把她带走吧。’说罢,唤出如愿。那商人一见如愿,原来是个美貌的婢女,当时便喜欢上了如愿。商人带着如愿回到家中,发现只要他想要的东西,如愿都会如他所愿地给他拿到。商人大喜,他凭借着自己的头脑和如愿的法术,不过几年工夫便成了富翁。商人有了钱,脾气却越来越坏,有一天早上如愿起床晚了,商人便拿根棍子将如愿打下床,一直撵到院子里。如愿无处可逃,看见墙角有个灰堆,一头钻进去,没了影踪。商人立时傻了眼,拿着棍子,敲着灰堆,喊着如愿的名字,可是如愿再也没有出现过。后来,人们就用打灰堆的方式来纪念如愿的出走,同时也寄托着对新年如愿的美好愿望。”(“打灰堆”的故事度来的。)

    “倒有些意思。”殷涤评道。

    “小姐的故事堆里,从来没有美好的爱情故事。”章儿直言道。

    “谁说这是爱情故事?这明明是个风俗传说。”顾谙换了个姿势道。

    “师妹怎么想起讲这个故事了?”

    顾谙道:“这个故事是七空和尚讲给我听的。他说人人都想要如愿,但有人却因不惜福而驱赶如愿。他说如愿宁愿躲进灰堆也不愿再到世上来,是因为害怕善变的人。不知为什么,突然就想起这个故事了。许是因为听两位大师说老和尚身体不好,有些悲伤,想起和他的一些事。”

    顾谙看着外面有些急的雨,接着道:“春雨夏枯,老和尚今年会选一个地势低的地方结夏安居。”她又看了眼悧儿,道,“悧儿,他是在等你。”

    “师妹的意思是说,天女要陪大师结夏安居吗?悧儿是女孩,且不是佛家弟子------”

    顾谙微叹:“悧儿都不急,师姐怎么这么急?”

    “听你的意思,你是要将她一人安置在流声刹?”

    “安儿会在居士院等她,师姐如果不放心,也可以留在流声刹。”

    “师妹!”殷涤语气高扬不善,质问道,“她们都是孩子。”

    顾谙看了她一眼:“在你眼里,我也是孩子。”

    “二师姐,这是我求到的缘分,求到的------”悧儿道,“求到了师父,求到了姐姐,好不容易求来了。”

    殷涤扭头看着悧儿沉静的面容,一双深不见底的眼中,充满了悲伤。

    “所以,你们只是瞒着我一人而已?”殷涤语调竟也跟着怆然起来。

    “早晚会知道的事,怎么能说瞒?不过是没有说起罢了。”顾谙解释道,“悧儿在流声刹会很安全。”

    “那你去哪里?”

    “我有案子要查。”

    “门内会有什么案子要查?”殷涤一顿,道,“不能说?”

    “没什么不能说的,只是此案不是天女峰的案子,是我相师堂的家事。”

    殷涤冷笑道:“师妹真是厉害,左手天女峰,右手相师堂,倒都能兼顾,佩服!”

    “师姐别忘了,我可先是相师堂的人,然后才是你们天女峰的代掌门。”

    “师妹提醒过了,你是卖与咱们天女峰,十年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