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4章 中秋晚宴,歌舞升平,舞文弄墨!(第2/3页)  大唐之最强皇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没想到他竟没头没脑地蹦出这么一句,“当然!一代枭雄也...”

    思索了一会,李承乾笑道:“你跟本王提他,莫非是想夸赞本王有雄才大略,是治国安邦的大才?呵呵,三弟啊,你拍马屁的功夫还真不如你花钱那么高超啊!”

    “呵呵,我想,是大哥自作多情了吧。”

    李恪冷笑,“我想说的是曹操的三儿子作过的五言诗。”

    “诗?”李承乾更加迷糊了,“你到底是想说什么啊?”

    李恪冷笑:“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李恪倒不是想逞口舌之快,反而是深谙隐忍之道,“就算大哥不念及手足之情,也应该知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说完,李恪加快了步伐,向自己的府上走去。

    李承乾听了李恪的话,心中还真就起了怜悯之心。

    想到自己对李恪咄咄逼人、不依不饶,对方却明明抓住自己把柄,迟迟没有向父皇禀报,今日又说出这一番话来。

    由此看来,李恪应该是很看重手足之情......

    也就是这一瞬间,李承乾决定放缓对李恪及其周围人的监控,收回了自己的眼线,再次一心一意地监视李世民的动态.....

    实际上,李恪说这些根本不是示弱,完全是缓兵之计。

    长安不比岭南,是天子的地盘。

    宫中更是天子的耳目,太子的走狗。

    要是言出有失,必然会遭来弹劾或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更何况,李恪深谙‘虎毒不食子’。

    然而皇室贵族虽没老虎,却各个是城府极深的人!

    人有时会连野兽都不如。

    虎不食子,人却会!

    想要在他们眼皮子底下有番作为,李恪认为自己必须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李恪一脸严肃地走在警卫森严的宫内,心中却乐道:“今晚的戏,一定要比人间的歌舞、天上的月亮要好看的多!”

    是夜。

    华灯初上。

    每逢佳节,长安城都热闹非凡。

    大明宫,玄武门的梨园内。

    礼部从民间请来的歌舞伎们,从傍晚开始就为前来与皇室共度佳节的文武百官们,卖力地表演。

    在璀璨星空下,群臣歌舞升平、酒肉余香,好不热闹。

    李恪有意提拔马周,特意让他与自己共赴长安。

    同时,也方便为今日的计划做好准备。

    宴会进行到一半,百官们吃饱喝足的同时也看过了很多支舞蹈。

    玩得兴致正浓时,李世民果然像往常那样,为了展现出自己与群臣不一样,将早就安排好的桌子、笔墨纸砚摆放好。

    随后,李世民乘着些许醉意,拿起笔,佯装即兴作诗,写下,“韶光开令序,淑气动芳年。驻辇华林侧,高宴柏梁前...”

    李恪瞄到这里,就大概知道李世民在写《中秋玄武门宴群臣》,这是在后世有记载的。

    全诗共十六句八十字,记叙了宴会上群臣毕集,九夷咸至的盛大场面,表达了克己复礼、求贤安邦的强烈愿望。

    咳...

    还是房玄龄、杜如梅帮润的色。

    李恪当然没有揭穿,大唐皇帝不要面子的哦?!

    只见李世民在纸上洋洋洒洒地写下,“粤余君万国,还惭抚八埏。庶几保贞固,虚己厉求贤。”

    李世民把毛笔一抬起,便听到四周便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百官们看得见的也好,看不见的也罢,反正都对着李世民的方向,赞不绝口。

    “陛下真是好文采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