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9章 惯性(第2/3页)  寻墓东白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部,三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并行同流,绵延奔流百余里。

    其中一条澜沧江,更是在我们数公里处,被一座不知名的土山生生拦住,逼得那江水在横插一脚的山体前拐了一个大弯,被天上的烈日一晒,瞬间蒸腾起若干融合了水谷之气的磅礴地气。

    说来也怪,那热情洋溢的地气,一触碰到顶上蓝天白云间清冷的天之气,本来互不侵犯,互不相让的阴阳之气,却好比那每年只能在鹊桥上相会一日的牛郎织女一般,一抱住对方,就再也不愿主动分开了!

    随即,天地之气交融处,更是随着二气的融合,慢慢化生出一种兼有二气之理的生气来,这种感觉,看在我的眼里,只觉似曾相似——

    没错,就是之前我在里昆仑大地之眼里感受到的一般!

    而仔细想想,这样的“地气之眼”,从我们进入三江并流区域以后,应该至少遇见过两、三次了。

    在金四娘家通读典籍时,曾学过:道者,乘天地之气,扶摇直上而问苍天。说的,大概就是提点大家,要尽可能地找这样子天地之气经过沉淀和分离,再激烈地搏杀融合的地方修行,才能事半功倍,早日飞升吧?

    想到这里,我禁不住在车子每每经过大小弯回时,都长吸一口大气,极尽踵息之力,静心体会这一口口渐渐变得越来越精纯的生气来。

    走着走着,我只觉得每一次长息,所吸进体内的清气,都与我自身经过魂魄提纯炼化的灵气,越来越相容,就仿佛,根本无须伤-精费神炼化,就能轻松转化为我自身可以直接利用的内气似的。

    意识到这一点后,我索性把心眼的感知范围进一步扩大,循着清气奔涌的源头,逆流而上追朔起这滋养万物的初始之风来。

    待到我的心神,跟着地气喷涌之处的分布顺藤摸瓜,逐渐爬上层层叠叠的高原后,顿时感受到一阵扑面而来的神圣肃杀之气的我一刹那间愣住了。

    那正对着我的,不正是那藏身在常年积雪中,披着一层云雾化作的神秘面纱的,梅里雪山吗?

    发现那如虹的地气所带有的独有灵力后,我忍不住产生一个疯狂的想法:如果在这个正对梅里雪山奔涌地气的地气之眼里,使用琳达制作的轮回镜,吸纳转化天地之气还有相博而生的清气为我所用,是否能大大提升我的修为呢?

    退一万步说,即便不能瞬间消化所有,把这些难得的灵气存储在轮回镜里以备日后启用,不也是挺好的吗?

    说干就干。

    等到车子刚转到山道拐弯处——山体最深入u型河道的地方,我急忙指挥柜子停车把我放下,随后靠着心眼找了一处天地之气相博化生灵气的中心,对着白雪皑皑的梅里神山,转动轮回镜,抬头张口,举起双手,仍由头顶周围的天之气顺着地气之眼的中心,从我的舌尖心窍径直灌入。

    与此同时,自梅里雪山扑面而来,还夹杂着若干雪霜之寒的地气,也顺着我的双脚,随着我每一次深长的踵息,大口大口地引入我的体内。

    在我的丹田里,天、地、以及象征万物之灵的人气,三气合一,五色归元,渐渐化作源源不断的灵力,顺着体内内气的流动,顷刻间传遍我的全身,直到把我的身体每个细胞都喂得饱饱的,实在是装不下了,才自动随着灵能压缩形成的巨大漩涡,打着转儿流入了我脖颈上挂着的轮回镜里。

    一时间,这一波人为融合、吸收天地灵气的做法,竟引发了天空、大地的风云突变,风起云涌间,天地间除了勾起若干雷鸣和霹雳,更是顺着我头顶的漩涡,激发出一阵阵五彩的蕴纹,彩虹一般绽放出七彩的光芒。

    这种感觉,跟我之前和阿霞探索大黑山蛊墓时,从山顶看到山箐里的“佛光”时,十分类似。

    来不及多感叹,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