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34章 被遗忘的周王(第2/3页)  奋斗在洪武末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什么心得体会”

    杨士奇略微沉吟,低声道“臣,臣知道了为官的无奈”

    “无奈怎么讲”

    杨士奇低着头,顺着眼道“臣过去只知道以是非对错来做事,如今臣却知道了,真正做事,是要两害相权取其轻。”

    朱棣瞧了眼柳淳,忍不住笑道“怎么样他领悟的不慢啊”

    柳淳欣然点头,赞道“杨士奇本就是人才,臣是半点都不意外。”

    被两位大佬夸奖,杨士奇反而不好意思了,“其实早在长沙的时候,我就该明白这些道理,迁延了好几年,实在是惭愧。”

    杨士奇不是迂腐的人,当他宣布要落实分田之后,应天城里,几十万青壮,全都翘首以盼,渴望分田,渴望返回乡村,他们的眼神让杨士奇不寒而栗。

    应天这边也的确撑不住了,且不说粮食不够吃,每天各种抢劫偷窃的案子,就能让人疯掉。

    京城就像个随时会崩塌的堰塞湖,每拖延一刻,水就高一分,如果不纾解,会是什么结果,根本不敢想象

    “乡下的士绅,他们竭尽全力,阻挠分田。让佃农闹事,雇佣打手,花钱收买,暗中刺杀他们什么都来了”

    杨士奇朗声道“归结起来,就是不愿意吐出土地。臣过去总想着,士绅之中,也有好人,他们的田地也不是随便得来的,同为大明子民,不该把他们当成予取予求的鱼肉。”

    “可现在臣懂了,一面是几百万的流民,一面是捂着土地不肯放手的士绅,不管他们有多少道理,在朝廷生死存亡的关头,都是没有道理”

    朱棣双眼神采奕奕,盯着杨士奇,这番话说到他的心坎上了。

    那些喜欢清谈的儒生,总是喜欢讲应该如何如何,他们从来没设身处地想想,到底能怎么办

    身为一个国家的主宰,必须解决问题才行,不然问题就会解决他。

    “杨士奇,所以你动用了站笼之刑”

    “嗯”杨士奇道“臣已经放告,让百姓状告士绅,顺便将他们治罪,清查土地。”

    柳淳听着杨士奇的话,笑道“假如有些士绅名声不错,或者百姓不敢告状,你又打算怎么办”

    杨士奇咬了咬牙,“一切以土地为重如果不成,就坐他们一个建文余党”

    柳淳厉声道“你就不怕冤枉好人吗”

    杨士奇迎着柳淳的目光,毫不迟疑道“少傅大人让下官历练,不就是让下官明白大势所趋吗违背大势就是最大的恶一个人的好与坏,并不重要了。”

    柳淳和朱棣相视一笑,杨士奇的确有些才干,他能迅速领悟做事情的真谛,绝对能成为一个很好的助手。

    而且杨士奇提到了一个关键的事情,那就是建文余党

    朱棣柳淳之所以引而不发,就是在等这个时机。

    要想顺利推动变法,把土地收上来,就必须铲除士绅集团,做这件事情,则是要师出有名。建文余党,就是最后的理由

    锦衣卫衙门,正好关着黄子澄等人,从上到下,都该彻查清理了。

    朱棣欣然道“杨士奇,你从明天开始,将手头的事情交给杨荣和解缙。你去和练子宁,还有纪纲,一起办黄子澄等人。曾经的旧案要弄清楚,该有罪的人,一个也不要放过还有,要着重把他们反对变法的原因展示出来,凡是反对变法,皆是朱允炆一党”

    “臣明白”杨士奇强压着激动,立刻答应,朱棣这是把他当成了心腹,委以重任,看来自己是经过了考验。

    打发走了杨士奇,朱棣欣然道“等把建文旧臣处置完毕,本王也该名正言顺,继承父皇的基业了。”

    “柳淳,你有什么安排没有”

    柳淳道“王爷请放心,臣已经在筹划了,百官拥戴,万国来朝,这些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